永豐餘三家公司勇奪「淨零產業競爭力大獎」 從循環造紙到氣候科技打造永續新典範
永豐餘集團持續深化循環經濟實踐,在淨零轉型成效再度獲得肯定。由21世紀基金會主辦的「2025淨零產業競爭力獎」日前公布評選結果,永豐餘與華紙分別在造紙產業類別中獲頒「卓越獎」,旗下永豐實則榮獲「特優獎」,成為造紙與日用消費品牌跨界推動永續的典範企業。
本屆「淨零產業競爭力獎」已邁入第四年,評選聚焦臺灣五大重點產業,依據公開揭露資料,從溫室氣體排放量、用水量、廢棄物資源化率等共26項指標,評鑑企業在淨零競爭力的整體表現。造紙產業部分,由永豐餘、中華紙漿與永豐實脫穎而出,展現臺灣紙業在循環與低碳製程方面的成果。
永豐餘以「醣經濟」為核心理念,從創立以來即落實循環經濟思維,讓資源與能源重複再利用,建立產業韌性。該公司更是全球首家取得 BS 8001 循環經濟第三方驗證的造紙企業。2024年永豐餘在溫室氣體排放效率及水資源使用效率上均顯著提升,單位營收碳排放量較2023年下降6.81%,臺灣各紙廠平均水重複利用率超過90%。同時,透過木質素與沼氣發電等多元生質能技術,廢棄物資源化比例達93.1%,再生能源使用率達40.6%。
華紙則結合其漿紙一體化優勢,全面落實「綠色能源」、「綠色製造」與「綠色產品」策略,2024年再生能源使用率達45.43%,資源再利用及能源回收率高達99%。公司已揭露範疇三(Scope 3)溫室氣體排放量,並訂定內部碳定價制度,同步響應科學基礎減碳目標(SBTi)。
永豐實則以「五月花」與「橘子工坊」等品牌貫徹日常生活永續理念,透過投資低碳設備、燃料轉換及製程優化,2024年整體碳排放量較2023年減少6.3%,持續以品牌力帶動消費端對永續產品的認同。
永豐餘董事長葉惠青表示,在二代創辦人何壽川的帶領下,永豐餘長期深耕循環經濟,現正積極布局氣候科技產業,從生質能綠電到碳管理全方位發展,重塑企業核心競爭力。未來將持續推進能源轉型與製程創新,並以「醣經濟」為基礎開發新材料應用,強化集團的淨零競爭力,為臺灣永續轉型注入新動能。
(文、圖/永豐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