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獲國際安徒生插畫大獎的日本繪本大師安野光雅上個月24日病逝,享耆壽94歲。他曾擔任日本文豪司馬遼太郎「台灣紀行」連載的插畫,出版了「台灣小景」。
2021/01/17 02:27美國重要小說家約翰.齊佛的短篇小說集「游泳者」近期推出繁體中文版,一生創作近200篇的短篇小說,他以中產階級生活作為創作主軸,描繪平凡生活的破敗、人心匱乏及人在名利間的迷惘。
2021/01/16 16:50「我的老台北沒有一個固定的空間座標,它就在那兒......在如今只剩片段記憶,卻難以忘懷的老台北故事中。」張大春新書《我的老台北》以20個篇章回憶他的青春往事,關於個人、家人、朋友、同事,關於台北這座城市和在這裡生活的人們。上市不到一週就火速再刷,在文壇掀起懷舊風,張大春卻忍不住擔心起「暢銷」可能帶來的負面效應,他接受中央社專訪時透露矛盾心情,以及耳順之年倏然失落的創作動機。
2021/01/14 15:54基隆市文化局與教育處合作,以「誰來基隆」系列繪本為主題,在學校的社區共讀站舉辦「城市在閱讀-認識基隆」巡迴講座,5名作者將現身說法,一同從繪本中瞭解城市故事。
2021/01/14 13:47日本歷史作家半藤一利昨天在自家去世,享耆壽90歲。半藤生前研究歷史,曾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題材撰寫多部著作,包括「日本最漫長的一天」、「諾門罕的夏天」等作品。
2021/01/13 18:05台北書展將於26日登場,文化部再度呼籲民眾配合防疫措施,今天也公布書展重點活動,包含橫跨歐亞各國的主題館,以及台灣的特色展區,希望讓民眾能藉由書展看見台灣、看見國際。
2021/01/12 19:27美國作家凱薩琳艾登以俄羅斯童話打造的作品「重生的女巫」將推出繁中版,這是她「冬夜三部曲」的完結篇,跳脫以往奇幻小說的公式,入圍了2020年雨果獎的最佳系列小說。
2021/01/10 19:10詩人蓉子在9日下午5時,在中國江蘇老家逝世,享壽百歲。文訊總編輯封德屏表示,蓉子的姪子對她說,蓉子是因為年邁,身體器官衰竭所以過世。
2021/01/10 14:12常居台灣32年的加拿大人何麥克近日推出新書「永不遺忘」,彙整他24年來對台灣境內二戰盟軍戰俘營歷史研究成果。他說,永不遺忘前人苦難,各世代人們才會了解,為了爭取、贏回自由,可能必須付出多大代價。
2021/01/09 22:50政治受難者陳武鎮藉由油畫、木雕,呈現政治犯在白色恐怖時期的面貌,並推出新畫冊「囚」,陳武鎮說,希望藉由藝術作品記錄與見證,讓後人也能看到那個時代政治受難者的模樣。
2021/01/05 18:33曾代筆撰寫脫北者回憶錄的英國作家大衛約翰,推出新作「北方的光明星」,藉由小說呈現北韓的神祕面貌,透過3條敘事線,把北韓獨裁政府的真實面目攤在世人眼前。
2021/01/04 19:38讀完《大港的女兒》,這句話重重烙在心底。擅長梳理台灣常民史的作家陳柔縉寫了第一本小說,不意外地以她最熟悉的日治時期為起始點,譜記一個1928年生於高雄苓雅的大港女兒人生。故事背後如流水光影跑動的,是從日本統治、國民黨政府光復接收、1949年中央遷台、白色恐怖,到總統直選的百年台灣史。
2021/01/04 12:18曾以撒哈拉沙漠見聞書寫風靡千萬華人讀者的作家三毛,2021年是她逝世滿30週年,皇冠出版特別重新設計書封推出三毛30週年紀念版作品。
2020/12/30 17:26嘉義市聖馬爾定醫院創辦人兼董事長華淑芳修女,來台逾一甲子奉獻醫療,她的無私奉獻都收錄在「愛的腳蹤」一書,從中可了解這名美國女孩成為「正港台灣人」的傳奇故事。
2020/12/30 14:56今年國際許多書展因疫情無法舉行,台北國際書展因台灣防疫有成,將於明年1月底舉辦實體書展,為促進國際交流,依然以線上方式邀請46 名國際作家參與活動,盼藉此讓世界看見台灣出版的活力。
2020/12/29 17:36台北國際書展將在2021年初登場,將採虛實整合,線上書展今天率先開跑。
2020/12/29 15:52中國出版品是否需審查,引發各界討論。文化部長李永得今天說,文化部正在準備修法,未來中國共產黨與解放軍的出版品進入台灣需要獲得許可,因為那是宣傳品而不是書籍;如果是民間個人或協會的出版品,就不用審查。
2020/12/28 11:17影視聽中心推出「看得見的記憶」一書,以22部電影探討台灣百年電影史,書中包含早期瓊瑤電影、武俠片、異色電影、政治電影、鬼片等研究,執行長王君琦盼呈現台灣電影文化一路走來的面貌。
2020/12/27 19:00基隆市府今天在基隆要塞司令官邸舉辦「在基隆:城、海、山與未來」新書發表會,市長林右昌表示,基隆近年已有很大的翻轉和改變,值得大家重新認識。
2020/12/27 18:41主播白心儀的節目「地球的孤兒」長期關注瀕危動物、生態議題,日前她將心路歷程書寫成文字出版,盼讓更多人重視地球生態問題,她說不論路途多艱難都會堅持,「就做到不能做為止吧」。
2020/12/25 18:22行政院洗錢防制辦公室今天舉行「從不及格到亞洲第一:我國2019年APG第三輪相互評鑑紀實」新書發表會,法務部長蔡清祥指出,新書為歷史寫下見證,也做下次評鑑最好參考資料。
2020/12/24 17:24歌手HUSH推出首本個人書籍「娛樂自己」,完整呈現近年當歌手的心情,刻寫10年間歌唱生涯的感觸。書中集散文、短詩、攝影,透過不同媒材的創作,表現HUSH的所思所想。
2020/12/22 18:56金石堂今天公布年度風雲人物及十大影響力好書,獲選年度風雲作家的龍應台表示,出版界有許多人在這個時代依然堅持出版好書,讓她很感動,希望對出版人說:「加油,繼續走!」
2020/12/22 17:16京劇女伶與超級英雄,這兩個頭銜的距離很遙遠,很難將她們聯想在一起,但是漫畫家常勝的新作「閻鐵花」,就畫了一個女性超級英雄的故事,而且還是名京劇演員,開創台漫嶄新格局。
2020/12/21 20:02作家洪芳怡新作「曲盤開出一蕊花」探討1930年代台灣流行音樂的萌芽時期,收集聲音資料、史料,盡可能還原當年音樂面貌,她說,「想把大眾的音樂還給大眾」,讓社會重新認識當年的樂音。
2020/12/20 17:42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與日本重量級學者若林正丈,相隔30年對談台灣史研究,內容出版成「台灣對話錄1989-2020」一書,爬梳30年研究成果盼成台灣史研究回顧過去展望未來的窗口。
2020/12/18 22:45作家瀟湘神透過追尋百年前日本作家佐藤春夫的遊記,重新踏查台灣,寫下新作「殖民地之旅」,他說在寫這部作品時,一直在思考,「希望不同族群的歷史能夠共存」。
2020/12/17 21:27中央研究院今天公布最新「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得獎名單,38件申請案中共有5本專書獲獎,主題涵蓋社會學、歷史學、哲學、中國文學及語言學。
2020/12/17 15:18LINE、臉書、Instagram等一系列社交平台是現代人的另一個生活空間,你也許以為已經透過層層修飾,讓別人看到更好的自己,但你的大頭貼可能透露許多你沒有意識到的訊息。
2020/12/17 08:34Readmoo讀墨電子書今天公布2020年閱讀報告,執行長龐文真說,今年是讀墨的有聲書元年;光磊國際版權執行長譚光磊也說,歐美2019年的有聲書產值120億美元(逾新台幣3300億元),已超過電子書,可見有聲書市場的潛力。
2020/12/16 17:54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及出版設計大獎金蝶獎今天公布,得獎作品類型多元。獲得非小說類首獎的作家韓麗珠及蘇曉康都表示,台灣依然保有言論、出版自由,是這塊土地最為重要的價值。
2020/12/15 19:19新北市「汐止文史生態區域課程」專書今天發表,透過生態踏查及戶外教育,讓學生瞭解生活的拱北殿古剎、戲劇「通靈少女」的濟德宮,透過閱讀與走讀文化遺產,探索故鄉之美。
2020/12/15 18:51紀錄合力瓦解威權體制無名英雄的「在威權的天空下─台中篇」,新書發表會今天登場,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與交通部長林佳龍都出席,向這些默默付出不求回報的民主前輩致敬。
2020/12/13 17:51第41屆時報文學獎今天舉辦頒獎典禮,影視小說首獎由麻醉醫師江洽榮以「孫悟空」獲得;散文首獎由作家林佑軒以「在巴黎,我亞洲的身體」獲得;新詩首獎則是蔡凱文的「作文課」。
2020/12/12 17:55屏東縣文化處今天發表以勝利星村為主題的繪本「勝利貓日子」,繪本藉1隻穿梭勝利星村巷弄的貓,串連眷村人物與故事,帶領讀者穿越老屋、庭院、防空洞,認識勝利星村風貌。
2020/12/11 16:17金門縣文化局今天為補助出版的「金門村史」舉行聯合發表會,文化局表示,「金門村史」名號已打響,未來要讓這個品牌優質化,並期盼作者到村落和村民耆老分享新書。
2020/12/09 19:04PChome董事長詹宏志今天談出版業困境及雙11購物節獨立書店對電商的抗議時指出,「抗議訊息傳遞了,但真正問題沒有解決」。他認為出版業作為知識的服務業,不要讓傳遞媒介所限制。
2020/12/09 19:03誠品書店今天公布年度閱讀報告,指出今年新書出版量創下新低,較2019年衰退8%。
2020/12/09 18:19從偉大著作到當代名著,法國作家丹齊格的文學評論「論傑作」繁體中文版上市,他以幽默筆法探討何為文學傑作,帶領讀者從不同視角觀看、分析文學作品。
2020/12/07 20:48美國著名播客(Podcast)節目InvestED主持人丹妮兒‧陶恩與菲爾‧陶恩合著「投資心智」,探討別忽視恐懼,「學會用自己的恐懼辨識其他投資者的驚慌,利用他們的恐懼在市場上賺錢」。
2020/12/07 19:42已故作家林奕含廣受關注的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在中國大陸的銷量已突破100萬本,引發廣大共鳴,無論是Metoo事件或關於未成年性侵的討論,常見引用這本書。
2020/12/07 12:34基隆市文化局今天發表「在基隆:城、海、山與未來」新書。市長林右昌說,近年來市府以文化與歷史為核心的都市改造,將過去最弱勢的文化部門放在最前,打破其他單位本位主義。
2020/12/05 21:46漫畫類型書籍今年因「鬼滅之刃」影響,讓漫畫銷售成績表現亮眼,博客來與樂天Kobo 都表示,「鬼滅之刃」系列作持續在銷售排行榜,並且除年輕族群外,也帶動中年等其他年齡層的漫畫閱讀。
2020/12/04 19:49書籍出版品依然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今年因為疫情的影響,更顯閱讀對人類生活的重要。博客來公布「2020年的閱讀報告」中,就指出今年出版市場因疫情影響可歸納7大現象。
2020/12/04 18:24第21屆台北文學獎年金類得主今天揭曉,26歲的徐振輔赴西藏進行田野調查,歷經1年創作,著出「西藏度亡經」書寫西藏人文景物消亡,將獲頒獎座及新台幣40萬元獎金。
2020/12/03 21:24位於基隆市義九路的獨立書店小獸書屋在基隆市政府產業發展處輔導下日前開幕,當天邀請前文化部長鄭麗君擔任選書人,鄭麗君除推薦4本書外,並分享閱讀迷人之處。
2020/12/02 19:15Openbook好書獎今天公布得獎名單,4大類的獎項各有10本作品得獎。Openbook指出,今年得獎的作品包括書寫香港、長照議題以及親子共讀,獲獎作品類型多元。
2020/12/01 15:51學生時代很不喜歡上書法課,因為很麻煩,要準備筆墨紙硯一大堆東西,一個不小心還會搞得制服髒兮兮。但是,要用同一套工具的國畫課倒不討厭,一來國畫課沒幾堂,也不像書法課有寫不完的習字,二來畫竹子很有成就感,一筆捺出一節竹,不要多久就填完半張紙面的竹林,看起來還挺有模有樣。
2020/11/30 13:24義大利作家普利摩李維的作品「滅頂與生還」重新以義大利文直譯的繁體中文版將上市,這本書是他書寫當年在納粹集中營的記憶,藉此探問極權之惡,盼人類記取這段歷史教訓。
2020/11/28 19:54台南市政府今天發表青少年繪本「正義與勇氣-湯德章」,預定發行1000本,描述公元1947年二二八事件受難者湯德章遭誣陷而被逮捕犧牲,卻不屈撓及永不懈怠奮鬥精神。
2020/11/28 15:14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可愛小動物常成為療癒心靈的重要夥伴,日本漫畫家井口病院非常喜歡兔子,他的新作「兔子就是正義」描繪兔老大與野狼手下的趣事,在網路有超過1000萬次點擊率。
2020/11/26 19:54讀墨電子書今天公布2020年的暢銷榜以及閱讀榜,指出因疫情影響,商業理財類書籍逆勢暢銷,文學小說的主題則有濃厚影劇色彩,改編戲劇上檔的書籍,都交出亮麗銷售成績。
2020/11/25 17:35日本讀賣新聞報導,日本漫畫家、「天才小釣手」作者矢口高雄(本名高橋高雄)20日因胰臟癌逝世,享壽81歲,已辦理告別式,僅近親者出席。
2020/11/25 13:48考試院前院長關中今天發表新書「明天會更好:關中傳奇」,書中提及,前總統馬英九雖在台北市到處跑,但對其他縣市了解太少,對台灣社會結構掌握得不夠;對黨熱情不夠,未能真正號召人心、振奮黨的團結。
2020/11/23 18:42蘇格蘭作家道格拉斯.史都華(Douglas Stuart)今天以家鄉格拉斯哥為背景的小說處女作「夏吉.貝恩」(Shuggie Bain,暫譯),獲頒2020年度布克獎(Booker Prize)。
2020/11/20 09:15博客來網路書店今天公布2020年暢銷書榜,由談論養成習慣要訣的「原子習慣」奪下,並指出因疫情影響,暢銷榜發現2大趨勢,分別是人們對掌握人生的渴望,以及社群成為書籍暢銷的重要因素。
2020/11/19 17:18美國文學界最高榮譽之一的美國國家圖書獎今天公布,在日本的52歲韓國女作家柳美里以作品「JR上野車站公園口」(暫譯,英文書名:TOKYO UENO STATION)獲得翻譯文學類獎。
2020/11/19 12:46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在新出版的回憶錄中寫道,「阿拉伯之春」期間他這頭施壓埃及,另一頭卻對巴林輕輕放下,這種明顯的態度反覆雖說出於實際考量,如今回想,卻仍痛苦不已。
2020/11/18 15:42近期大學生意外頻傳,中央大學出版優良導師著色繪本,以童話故事借喻導師工作和學生追求夢想的過程,希望導師們的人生歷練能成為學生前行的明燈與助力。
2020/11/17 17:40澎湖七美離島的供電,地方耆老流傳一句「老蔣ㄟ來、撒一脬尿;呷一支菸,七美就有水有電」的玩笑話,而這些地方軼事都收錄在「島嶼有光:澎湖、金門、馬祖供電物語」新書中。
2020/11/17 14:20日本搞笑藝人矢部太郎因與房東阿嬤的奇妙邂逅,意外成了漫畫家。紀錄與阿嬤生活點滴的《房東阿嬤與我》是他的首部漫畫作品,系列書籍在日本熱銷118萬本,繁體中文版10月下旬在台灣上市。矢部接受中央社獨家專訪時表示,他希望讀者經由閱讀他與房東阿嬤的單身2人生活故事,進而珍惜屬於自己的幸福感。
2020/11/17 11:13國立臺灣博物館今天舉辦新書發表會,推出首本漫畫「雲之獸:來自遠古的守護者」,邀金漫獎得主漢寶包執筆,讓台博館藏品、滅絕的台灣雲豹從標本躍上紙面,化身台博館守護者。
2020/11/16 14:08詩人路寒袖發表新詩集「有夢最美」,在新書發表會上表示台語是很美的語言,因此以台語作詩,一定也很美。作家劉克襄為此書作序推薦,提到路寒袖在90年代台語歌詩蓬勃發展之際,「他絕對是引領者。」
2020/11/15 19:12台灣大型電商平台在雙11購物節以書籍打折扣戰,掀起獨立書店的串連抗議。作家朱宥勳今天表示,應關注如何提升台灣社會願意親近閱讀的意願,獨立書店也可藉此反思實體通路的價值。
2020/11/14 14:04作家謝哲青今年出版的新作「永恆的凝望」,書寫文藝復興的藝術與歷史,剖析如文藝復興三傑的作品。他說,希望藉由這本書,讓人們重新認識文藝復興對人類歷史影響,也反思當下社會種種。
2020/11/14 09:56第8屆華文朗讀節今天開幕,文化部長李永得表示,華文朗讀節是一個「以出版為核心的跨界創價平台」,他認為現在是出版業轉型的關鍵期,跨界活動對於振興出版業,肯定會是很重要的推力。
2020/11/13 18:51第10屆台南文學獎今天在香格里拉台南遠東國際大飯店頒獎。今年有2名「雙料得主」,分別是王永成奪得台語散文首獎、台語現代詩佳作;許淑娟則獲華語短篇小說及華語散文佳作。
2020/11/13 16:44以犯罪小說聞名的法國作家皮耶勒梅特,2013年奪下法國龔固爾文學獎的作品續集「燃燒的玫瑰」繁中版本月推出,背景定在二戰前的法國,一名銀行家之女周旋在貪腐的官商間,展開復仇計畫。
2020/11/12 18:45雙11購物節有電商平台推出書籍79折再打84折活動,引發多家獨立書串聯歇業一天對抗削價競爭。那麼,推動圖書定價制就能避免類似爭議嗎?日本實施嚴格規範售價的圖書再販制已有多年,出版商與超級電商亞馬遜(Amazon)交手過程、現況,或許值得我們思考。
2020/11/12 14:28國內電商momo購物網因為在雙11購物節打出書籍6.6折的優惠,遭到獨立書店串連歇業抗議,今天寶瓶文化總編輯朱亞君也表示,寶瓶全書系將在momo購物網下架,以此舉響應抗議。
2020/11/12 13:01文化部駐日本台灣文化中心首度推出「TAIWAN BOOKS 台灣好書」日文小冊,引起日本圖書界高度關注。文化中心表示,盼藉此吸引更多日本年輕族群閱讀台灣書籍,更深層認識台灣。
2020/11/11 21:05誠品書店今天公布年度Top 10暢銷榜,今年因疫情而封閉的社會,大眾的苦悶心情也反映在選書上,誠品書店表示,能安定內心的「別跟著世界走」書籍獲讀者青睞,榜上許多書籍都是療癒類別。
2020/11/11 17:39雙11購物節有電商平台推出書籍下殺66折等折扣活動,引發多家實體書店不滿。文化部長李永得今天表示,文化部尊重獨立書店不以促銷為手段,以維護文化產品價值。
2020/11/11 10:10雙11購物節有電商平台推出書籍下殺66折等折扣活動,引發多家實體書店不滿,在臉書粉絲團以黑底白字PO文「本書店將於11/11歇業」發聲抗議。
2020/11/10 18:34雙11購物節來了,你正準備剁手狂買嗎?網路下單前,你會參考店家評價嗎?你有沒有想過,這些評價有多少是真、多少是假的呢?日本知名「潛入」專家、臥底記者橫田增生最新一次「潛入亞馬遜」,揭露賣家對商品評價的操作手法,喜愛網購的你擔憂落入陷阱嗎?從橫田增生與評價寫手的訪談,了解下單前必須注意的事。
2020/11/10 15:55基隆市文化局推出「誰來基隆」系列繪本今天舉辦新書發表會,市長林右昌說,城市治理與背後歷史、人文價值有極大關聯,了解歷史能進而對土地產生情感,並對土地上的多元族群有更多包容。
2020/11/08 16:56林榮三文學獎今天舉行頒獎典禮,決審委員林黛嫚表示,針對近期散文應虛構或寫實的討論,以及瞄準獎金而參賽的獎金獵人、寫手等議題,評審一致認為要讓文學回歸文學,以最好的形式展現。
2020/11/07 20:33多名金門、馬祖作家、詩人和畫家今天齊聚行政院金馬聯合服務中心,以朗誦或揮毫等方式,為「島嶼之外」金馬詩畫中越文選集金門場發表會暨畫展開幕式揭幕,會場濃濃藝文風。
2020/11/07 19:27明天是金門、馬祖解除戰地政務28週年,行政院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委由資深媒體人陳永富撰述「戰地36-金馬戒嚴民主運動實錄」,為金馬人民所受威權管制下的悲歡歲月留下紀錄。
2020/11/06 20:022020台灣文學金典獎今天揭曉,陳思宏以「鬼地方」奪得年度大獎,將獲頒獎座及獎金新台幣100萬元。
2020/11/04 11:18基隆市政府文化局出版「誰來基隆-多元族群歷史圖文書」套書共5冊繪本今天發表,8日更將邀請導演魏德聖出席台北場新書發表會,暢談多元族群在台灣的歷史文化。
2020/11/03 14:16Google搜尋「楊斯棓」這個名字,會出現滿滿的Youtube影片、專欄文章,你會看到這位「熱血醫師」花了一年多時間環島(而且常是自費)演講200多場,以「反核、擁核,公民如何思辨做抉擇」為題,鼓勵民眾積極思考再決定如何看待核能發電,甚至還講到美國、加拿大去。
2020/11/03 10:55深入描繪數位政委唐鳳的真實面孔,親子天下將出版「唐鳳:我所看待的自由與未來」,期盼將唐鳳的思路傳遞給社會,這本書獲網路家庭董事長詹宏志、PTT創辦人杜奕瑾等人推薦。
2020/11/02 15:50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近日在台灣出版了新書「反抗的共同體」。他在書中記述分析了2019年香港的這場巨變,並形容「反送中」抗爭是「以一個夏天推進了一個時代」。
2020/10/29 11:44日本搞笑藝人矢部太郎的漫畫作品「房東阿嬤與我」,描繪成名前與房東的真實故事,在日本銷售破百萬冊。藝人浩子說,這部作品精準呈現諧星在成名前的心情,同為諧星的他深感共鳴。
2020/10/27 17:20歷經7年耕耘,台灣好基金會「神農計畫」把農田耕作帶入校園,在苗栗、屏東共14所小學建立「校田裡的生活課」,讓學童「種中學」,校方也把栽種融入各領域知識內容。
2020/10/27 16:34作家七等生24日辭世,他被歸類為台灣現代主義小說發展早期重要作家,早年曾受林海音幫助,在聯合報副刊發表處女作,近年獲國家文藝獎後,出版社稱他風格獨特,發展出個人美學。
2020/10/26 19:00「挑戰不只是疫情,很多老顧客搬家、過世了」,白髮蒼蒼的凱倫站在書店櫃台25年了,76歲的她仍守護這滿屋子似乎快被時代淘汰的書本,每天戴著口罩迎接上門的愛書人。
2020/10/25 18:31作家黃春明86歲仍勤於寫作,去年才剛出版小說「跟著寶貝兒走」,9月再度推出新作「秀琴,這個愛笑的女孩」,他今天說,這故事已有腹稿30年,而今終於成書,盼藉此回望台語片輝煌時代。
2020/10/24 20:22位於高雄駁二藝術特區的「無關實驗書店」打造一片漆黑的空間,微光只打在每本書和幾張閱讀桌上。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特地加以報導,稱這家書店有藝術展覽的氛圍。
2020/10/24 10:59深入鑽研張愛玲作品的作家魏可風18日辭世,她今年9月才剛推出新作「謫花:再詳張愛玲」,被作家簡媜拿來與寫作「資治通鑑」的柏楊比較,讚此書為魏可風版的「張愛玲通鑑」。
2020/10/21 19:20法蘭克福書展今年因疫情改為線上展覽,文策院攜手出版業者參展,文策院長胡晴舫說,疫情加速人類線上活動的應用,不一定是壞事,文策院規劃虛擬台灣館參展,盼國際看見台灣文化出版品。
2020/10/15 20:28如果票選2020年發燒夯物,口罩絕對是冠軍,任何與它有關的風吹草動,都會立刻成為熱門話題。5位新生代類型小說作家星子、不帶劍、路邊攤、龍雲、芙蘿以「口罩」為主題,聯手出版《口罩:人間誌異》;看似天馬行空的奇幻、靈異、恐怖、冒險元素,分開來是短篇,收束連讀別有層次。
2020/10/12 17:18作家白先勇的長篇小說「孽子」今年問世40週年,這本當代台灣同志文學經典著作影響無數人,作家紀大偉說,「孽子」打開同志文學全新視角,在台灣同志文學系譜中扮演重要角色。
2020/10/11 20:412020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葛綠珂為美國當代重要詩人,曾在台灣出版詩集「野鳶尾」,負責出版的寶瓶文化總編朱亞君說,今年疫情肆虐,葛綠珂回歸內心、關照自我的詩作,是現下最需要的療癒。
2020/10/08 22:42日本知名作家村上春樹今年仍然未獲諾貝爾文學獎,可說年年都被預測,但年年都陪榜。雖然村上迷及村上同學們難掩失望,但也期待明年獲獎,「我相信總有一天會的」。
2020/10/08 21:232020諾貝爾文學獎今晚揭曉,頒發給美國詩人露伊絲‧葛綠珂(Louise Gluck)。她出生於美國紐約,1993年曾以「野鳶尾」獲普立茲文學獎,2003年榮膺美國國家桂冠詩人。
2020/10/08 20:43瑞典學院今天宣布,美國女詩人葛綠珂(Louise Gluck)獲得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她從神話和經典素材汲取靈感,以童年和家庭生活作為創作主題而聞名。
2020/10/08 19:07曾擔任已故前總統李登輝秘書的李靜宜把她長期與李登輝共事、對李登輝的觀察寫成「漫長的告別——記登輝先生,以及其他」一書,將於明天出版,她盼以此書,作為對李登輝最後的心意奉獻。
2020/10/06 21:52「金漫大獎」今年由漫畫家NOBI璋以作品「時渦」獲獎,他曾獲得日本講談社國際漫畫新人賞,「時渦」描述中國秦朝的故事,藉由主角尋找長生不死之術的旅途,探討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2020/09/28 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