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公益】肝基會攜手堉璘奉獻獎、感恩基金會 為脊損傷友免費提供保肝健檢服務
根據衛福部統計,肝癌長年位居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第二名,每年仍有超過7,000人死於肝癌,另有約5,000人因肝硬化病逝。為強化高風險族群的肝病預防意識,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簡稱肝基會)於8月31日攜手林堉璘宏泰教育基金會(堉璘台灣奉獻獎的支持善款)與感恩社會福利基金會,在桃園市私立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舉辦免費肝臟健檢活動,實際照顧身心障礙者健康。
本次活動特別為脊髓損傷中心的傷友、家屬與工作人員提供完整肝病檢查,包括B、C型肝炎檢測、肝功能指數、癌症腫瘤標記、血液常規與腹部超音波,共約50人受惠。桃園市政府社會局身心障礙福利科長李淑香、肝基會執行總監黃婉瓊、中心董事長林進興及感恩基金會代表均到場參與,展現公私協力守護健康的決心。
讓健康不再遙不可及 傷友挑戰自我、完成檢查
「對一般人來說,健康檢查可能只是例行事,但對傷友而言,是一場身心的挑戰。」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董事長林進興表示,傷友因肢體受限,進行抽血與腹部超音波時,常需要額外協助與時間。為減緩不安情緒,中心事前透過衛教預演,幫助傷友熟悉流程、建立信任感。
傷友代表黃仁祥感性分享,脊損後的生活轉變巨大,他曾封閉自我兩年,在姊姊鼓勵下重返社會、進入潛能中心重建生活,如今已取得社工學分,成為中心同儕支持員。「身體雖有限制,但不代表我們不能追夢。健康是我們邁向希望的基礎,謝謝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從檢查出發 早期發現、預防肝病惡化
肝基會執行總監黃婉瓊指出,過去十餘年,肝基會持續為全台特殊族群提供免費肝病健檢,發現脂肪肝比例偏高。現代人飲食精緻、活動量少,加上慢性病與病毒帶原,導致肝臟疾病風險提高。
她提醒,特別是B、C型肝炎帶原者,務必每3個月驗肝指數、每6個月接受腹部超音波,才能及早發現病變、避免惡化。「肝病初期多無症狀,一旦出現明顯症狀,往往已進入肝硬化或肝癌階段。」她也建議40歲以上民眾每年至少接受一次腹超檢查。
守護傷友 社會攜手不缺席
本次篩檢活動在桃園市政府指導下,由肝基會與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共同主辦,並感謝堉璘台灣奉獻獎提供善款支持、感恩社福基金會促成合作。活動檢查項目全面,涵蓋肝炎篩檢、癌指數、腎功能、血脂與膽固醇、尿酸等多項數據,並進行腹部超音波檢查(肝、膽、腎、胰、脾)。檢查者須空腹6小時,報告於兩週後寄送,如有異常將協助後續轉診與追蹤。
如需更多資訊或報名未來活動,可洽肝基會免費服務專線:0800-000-583。
(文、圖/好心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