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rt出人權精彩 一分鐘敘事臺灣人權

發稿時間:2025/05/26 14:03
最新更新:2025/05/26 14:03
字級:

國家人權委員會首度舉辦「Short出人權精彩-2024人權短影音創作競賽」,圖為頒獎典禮大合照。
國家人權委員會首度舉辦「Short出人權精彩-2024人權短影音創作競賽」,圖為頒獎典禮大合照。

為加速人權傳遞和順應現代社群趨勢,國家人權委員會首度舉辦「Short出人權精彩-2024人權短影音創作競賽」,以學生組與社會組徵選作品,吸引近200件作品參賽,今(25)日在國家人權委員會王幼玲副主委和監察院李鴻鈞副院長主持、見證下,揭曉各組前3名、佳作、網路人氣票選等23件得獎作品。

國家人權委員會王幼玲副主任委員致詞。
國家人權委員會王幼玲副主任委員致詞。

王幼玲副主任委員表示,早在2011年聯合國人權高專辦就用一支1分多鐘的短影音「What is a human right」(什麼是人權)訴說人權,本次人權會首次舉辦短影音競賽,邀請參賽者透過影音工具來詮釋複雜的人權概念,促進人們對人權的認知與反思,而短影音形式,有助人們更快速接觸人權議題。參賽作品主題涵蓋身心障礙者、經濟貧困者、兒童青少年、移工等不利處境群體的需求與福祉,議題豐富、內容多元,呼應了人權會「113年國民人權意識民意調查」結果-近9成民眾認同社會必須持續關注人權議題,認為政府應優先關切和改善社會弱勢群體的處境。

國家人權委員會王幼玲副主委頒發評審團感謝狀。
國家人權委員會王幼玲副主委頒發評審團感謝狀。

評審團主席黃默老師說明,本次參賽作品非常多元,學生組作品多聚焦霸凌議題,社會組作品則對二二八事件的議題有較多詮釋,期待藉由個人生活經驗的觀察,帶動對人權的思考,進而擴散引起社會大眾對人權的關注。孫介珩導演及葉德蘭老師也勉勵這次參賽者的用心與投入,期許未來持續關注人權,明年有更多創意、豐富的作品參賽。

監察院李鴻鈞副院長與學生組金獎得主郝儀棻合影。
監察院李鴻鈞副院長與學生組金獎得主郝儀棻合影。

學生組金獎得主郝儀棻《怎麼辦》,以抽象的藝術手法呈現失智者與照顧者的困境,突顯照顧者所面臨的壓力,觀察獨到獲得評審一致好評,郝儀棻分享自己長期對失智症議題的關注,認為只要是人就有相對的權利,感謝國家人權委員會舉辦這個有意義的比賽。

此外,本次學生組中有許多高中學生獲獎,成為一大亮點,顯示台灣人權意識已在青少年階段思辨和扎根。銅獎得主,新北市明德高中學生鄭柏楷《對於人權你知道多少?》透過輕快問答,以文獻回顧和走讀台灣人權地標呈現人權發展脈絡。

國家人權委員會王幼玲副主委與社會組銀獎得主詹婗(親友代領)合影。
國家人權委員會王幼玲副主委與社會組銀獎得主詹婗(親友代領)合影。

社會組今年金獎從缺,而銀獎得主詹婗、楊仁、許筠杰共同創作的《一鍋熱湯》聚焦家事移工在生活上的處境,隨著鏡頭運移,逐漸揭曉雇主在餐上共享的熱湯,是來自移工思念家鄉與親人的味道,情境反轉的技法運用讓人驚豔。

另外,人氣獎得主是由網路票選脫穎而出。學生組人氣獎獲獎作品《4.2,我的超能力被看見》聚焦自閉症學生與同儕的互動,用年輕的視角詮釋「”不同”也是種”超能力”」;社會組人氣獎作品《族服生活實踐》則以輕快的節奏,對比祖孫不同世代的處境,探討原住民族族服復興,啟人反思。

活動現場以策展方式展示所有獲獎作品的創作理念,並輪播所有獲獎影片,吸引到場人士目光。本次獲獎短影音所聚焦的人權議題面向多元,題材涵蓋歷史反思、言論自由、兒少權益、疾病人權、多元族群、移工權益、人權節日等,創作形式多樣,包含動畫、類一鏡到底、短劇、訪問、跟拍紀錄等諸多形式呈現,呈現臺灣視角下的人權多元樣貌。

本次徵件活動是由國家人權委員會去(113)年度預算支應,所有獲獎作品將由人權會用於規劃人權議題展覽、教材、影展等活動,持續推廣、普及人權教育。更多資訊請上「Short出人權精彩—2024人權短影音創作競賽」網站查詢。

今日頒獎典禮除邀請獲獎者及其親友出席,黃默教授、葉德蘭教授和孫介珩導演等評審團代表、人權會副主委王幼玲和紀惠容委員、監察院李鴻鈞副院長與李俊俋秘書長、諮詢委員羅承宗,都到場頒獎和觀禮,表達對得獎人的肯定與恭喜。

(圖.文/國家人權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