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茶改場舉辦118周年與魚池分場85周年場慶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9月11日歡度118周年與魚池分場85周年慶,茶改場場長蘇宗振表示,該場創立於1903年,迄今已有118年的歷史,除楊梅總場外,先後設立魚池分場、文山分場、臺東分場及凍頂工作站,其中魚池分場創立於日治時期昭和11年,即民國25年(西元1936年),原名「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魚池紅茶試驗支所」,歷經數次變革,於民國88年改制隸屬於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機關名稱修定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今年適逢魚池分場設立85周年,又於同年推出臺灣茶史上第一個紫芽茶樹品種「臺茶25號」;故特別移師到魚池分場辦理茶改場118周年與魚池分場85周年慶。
蘇宗振指出,今年魚池分場命名通過臺茶25號,有別於之前命名的臺茶系列茶樹品種,該品種因富含花青素,其製成之綠茶茶湯呈天然粉紫色,透過調製可使飲品呈現多種繽紛色彩變化,極具應用在手搖飲品開發之潛力;該品種除適製紅茶與綠茶之外,並可應用於庭園景觀栽培與日常綠美化,兼具環境美化功能及居家手工製茶體驗之樂趣;同時滿足業者及消費者對追求產品多樣性及飲茶時求新求變之需求,可稱是兼具「農業生產」、「園藝綠化」及「食品加工原料」等多元用途之茶樹新品種。
特別感謝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蔡培慧執行長、農糧署、南投縣政府農業處陳瑞慶處長、台灣區製茶工業同業公會陳雲康理事長及各茶業相關公協會與中南部產茶鄉鎮農會總幹事、理事長等貴賓與會,著實為茶改場的場慶活動增添不少光彩,此外,會中也頒發本年頒發具茶產業傑出貢獻的單位與人員有:南投縣竹山鎮特用作物產銷班第22班、楊崴棋及李勝進先生。
蘇宗振說,今年因受疫情影響,暫停開放讓民眾自由參觀,無法讓民眾以雙手感受、味蕾品嚐、用心欣賞「茶」的千變萬化,未來仍會以「在地化、科技化、國際化」策略,肩負起臺灣茶葉品種改良、製茶技術改進、茶文化的推廣教育等服務,未來不只茶,還會加入咖啡、杭菊等飲料用作物的相關研究,扮演產業研發先驅與產業推動的重要角色,承擔臺灣唯一的茶、咖啡及飲料作物專責研究機構。
(文 圖/茶改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