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科大高教深耕計畫有成 教學創新展現亮眼成果
教育部自2018年起推動高教深耕計畫,分別以包括:提升高等教育品質,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發展學校特色、建立支持及協助學生發展機制、落實大學社會責任提升大學對在地區域或社會之貢獻、協助大學推動國際化之改善措施、延攬國際師資及研究人才之改善措施等五大面向為施行重點。
國立虎尾科大提出以精實跨域科技為基礎,落實「知能並進、學用合一」的教育理念,培育學生具紮實專業技術力和深化人格軟實力,優異表現獲育部109年高教深耕第二階段補助新台幣2.45億元。 虎尾科大校長覺文郁表示,本校在規劃高教深耕相關課程時,以彈性制度調整、人格養成教育、教學活化、產業接軌等特點為主軸,融入「知能並進、學用合一」的教育理念,並以精實學生產業接軌的就業實力為最終教育目標,109年執行成果豐碩。計畫亮點分享如下:
著重人格素養課程創新─開發悠學e本通人格素養探測APP
覺文郁表示,為輔助學生探索自我、發展潛能,妥善規劃大學素養學習課程,虎尾科大根據通識教育項下四大核心課程,針對科大學生訂定包括:友善同理、邏輯創新、團隊合作、社會實踐、公民意識、學習成長、積極負責、藝文涵養等八項人格養成目標。 針對科大學生特質,首創學生人格素養測驗系統,邀集教育心理領域專家研擬測驗題庫,導入悠學e本通APP系統進行施測。因應人格特質多樣性,悠學e本通APP系統特別強化圖象設計,以圖形區異輔助學生了解性格差異,提升個人認同。 推動跨領域專長學程:聚焦未來產業關鍵技術及跨域發展趨勢,虎科大推動校、院、系三級整合,設置跨域專長學程,鼓勵師生培養學生具備多重專長。陸續推動「智能機械與智慧製造學士學程」及「航空維修學士學位學程」,並籌設人工智慧跨域專長學程。
覺文郁指出,跨域專長學程包括有:1.「航空維修學士學位學程」:對接本校航空特色領域發展,紮實航太產業實務技能。航空維修訓練中心(Aviation Maintenance Training Center, AMTC)等一級訓練場域建置,已完成實作棚廠優化,並於108年通過民航局審核交通部核准認證,成立「B1類基礎訓練」,學程規劃採2+2方案實施,理論與實務並進,以培育航空維修產業高階技術人才。
2.「人工智慧跨域專長學程」:由電資學院及管理學院合作規劃,提供三軸模組課程,以 AI 智慧機器人、大數據分析、AI 演算法為主軸,培育未來產業管理人才。
3.「智慧機械跨域專長學程」:由本校自動化工程系規劃,含括智慧機械四大領域專長:如程式設計、單晶片微控制器與生產管理相關課程,培訓高階智慧製造產業服務人才。
適性學習彈性學分課程:覺文郁說,虎尾科大落實高教深耕適性學習目標,藉由制度的彈性調整、教師教學精進、創新教學與適性學習制度之推動,以微學分、自主學習與深碗學習三種創新教學型態,營造適性學習環境。 適性學習強調提高學生修課彈性,鼓勵學生自主規劃學習歷程,以協助學生興趣與專長的探索多元。亦鼓勵教師針對課程教學重新檢視及設計,以問題導向課程學習、師徒制教學等創新教學模式,從教學方法的轉變,活絡校園學習氛圍。
覺文郁強調,眾多精彩豐富的實務與學術並重課程,開啟學子的多元求知慾望,為未來的精彩多一分準備,這就是虎尾科大的與眾不同之處,面對未來的挑戰,虎尾科大用特色課程,走出一條自己的道路。
(文/圖 虎尾科大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