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勇奪8項 與美國矽谷產業對接 研發技術閃耀國際
被譽為研發界奧斯卡獎的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於美西時間21日晚間舉行2024年頒獎典禮暨晚宴,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和能源署的補助下,工研院今年榮獲8項大獎,獲獎數名列全球第三,與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並列,超越國際知名企業陶氏化學(Dow)與杜邦公司(DuPont)。為加深、加廣與業界交流,工研院特別在美國舉辦ITRI Tech Day,與矽谷創投、廠商第一線接觸,希望能在AI人工智慧和淨零技術上,爭取更多國際合作的機會。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非常開心今年工研院獲得8個獎項,不過得獎只是一個開始,期許能將技術打入市場。在過去17年,工研院已拿過66個R&D 100的獎項,而這些獲獎技術,已經有90%以上技轉或新創走入市場,相信是對臺灣產業的一大貢獻。另外,工研院從去年開始,在美國頒獎典禮後,也會在當地舉辦ITRI Tech Day,讓同仁能與國際的創投公司進行面對面的接觸,期望能以最新的科技研發帶動產業發展。
R&D World副總暨總編保羅希尼(Paul Heney)表示,工研院與臺灣其他機構自2010年以來,在R&D 100表現令人驚豔,今年有許多和AI人工智慧應用相關的創新,符合全球趨勢。很高興透過R&D 100 Awards表揚團隊,也向臺灣的研究人員、工程師、科學家致敬,感謝他們產出精彩研究成果,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工研院今年獲得8個獎項,包含通訊、半導體、醫療、綠色永續與製程優化等五大領域,並結合AI相關技術,發展最新科技。在半導體領域,「MOSAIC 3D AI晶片」是首款將邏輯運算與記憶體整合的3D堆疊AI晶片,可滿足各類型的AI產品應用需求;在醫療領域,「觸覺感知導航內視鏡機器人」則是利用AI內視鏡在人體自然腔道導航,精準抵達病灶位置;在淨零永續領域,「AI低碳無機聚合混凝土技術」利用AI技術控制低碳混凝土的生產過程,幫助相關產業取得低成本、低碳足跡且品質可靠之建築材料;「敏捷部署之需量反應能源管理系統」運用AIoT技術將店內耗能設備導入智慧能源管理系統,安裝工期僅需3天,且無須更換昂貴價格設備,創造綠色商機,目前已導入超過3,200家零售店。
另外,在通訊及半導體領域,「衛星與5G通用軟體調適基地台技術」提供基於軟體的無線接取解決方案,可快速滿足行動服務營運佈建需要;而「線上X光關鍵尺寸量測系統」是以全球速度最快的反射式X光量測機台,精準監控半導體關鍵尺寸並提升製程良率。
在綠色永續及製程優化領域,「煙道氣捕CO2製造固碳PC技術」利用二氧化碳為原料製造聚碳酸酯,相對於傳統製程法更為環境友善;「轉爐出鋼製程數位雙生系統」運用數位化技術優化煉鋼轉爐製程,不僅降低成本與環境風險,還能兼顧技術傳承。
面對新時代的機會與挑戰,工研院持續聚焦市場新價值、新需求,擘畫《2035技術策略與藍圖》作為研發指引,以「智慧生活」、「健康樂活」、「永續環境」、「韌性社會」四大應用領域為核心,並發展「智慧化致能技術」促成應用。工研院以科技創新為宗旨,並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開拓嶄新市場,致力提升社會福祉,引領國人邁向更美好的未來。
(圖.文/工研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