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科大高教深耕計畫 特色課程屢獲好評

發稿時間:2021/01/15 19:35
最新更新:01/18/2021 09:59:41
字級:

國立虎尾科大獲育部109年高教深耕第二階段補助2.45億,虎尾科大校長覺文郁表示,109年虎科高教深耕畫執行成果豐碩,除了著重人格素養課程創新、推動跨領域專長學程、設適性學習彈性學分課程外,還推出了眾多精彩的課程,相關說明如下:

自主學習課程
自主學習課程

1. 深碗課程:生物科技系開設的「生物學」為大一銜接專業課程之基礎課程,課程內容著重於動植物生理學、生物體構造及功能等主題,大一學生來自各個不同的領域,在範圍較廣的基礎課程學習理解上容易有障礙。深碗學習課程設計以模型實作、主題討論、互動式學習成果檢測(如kahoo線上測驗)及模擬影片等課程活動,改善學生對生物學理論理解和學習片段化的困難,進而降低因理論學習無法融入科技應用的困擾。

2. 微學分課程:並秉持著將愛給出去作為照亮社會的「微光」,將藝術學習結合社區教學,並將學習場域從教室擴展到社區,以課程作為微光媒介,引導學生進入社區服務。因應目前新冠肺炎疫情的發展,開設「抗疫有皂真安心-用藝術手工皂做社會實踐」課程結合手工皂製作主題,透過手工皂製作、包裝發送給虎尾地區的醫護人員及防疫上需要的一線人員,學生在校園及社區做行動打卡,並自己分組宣傳、尋找發送單位,亦藉此學習行銷宣傳的實務能力。藉由作品展現學生的藝術創意能量,將手作香皂變成虎科大與社區友善抗疫橋樑。

3.自主學習課程,該課程包括兩面向:「芳香療法原理及照護應用」:將生物科技系的專業技能學習應用於社區長照議題,透過芳香療法、配色藝術療法,結合長青照護服務,讓長者們於心靈有寄託,落實高齡化教育,亦透過與長者的交流,讓學生們體驗付出及給予的過程。

「校園主題曲創作」:呼應創校40週年,虎科大學生自主製作校園創作歌曲〈焦糖色的FORMOSA〉以及〈大貓的尾巴〉,邀請知名音樂人金曲製作人周岳澄、金曲歌王謝銘祐、新生代歌手張智揚指導創作。

學生除了從創作方法與演奏技巧提升創作品質,亦藉由採訪與走讀,豐富地方歷史脈絡,深化與在地的情感連結。〈焦糖色的Formosa〉如同歌詞「研磨想像,智造夢想」,期待彼此經歷四年鍛鍊與相互扶持,而後能帶著專業精神與實務技能,創造與實踐自我價值。〈大貓的尾巴〉歌名「大貓」取用虎尾這兩個字轉化而來,大貓的尾巴擁有輔助戰鬥還有幫助平衡的功能。同學們想像大學生活擁有神獸大貓的陪伴,在充滿溫馨與活力的校園裡安心的學習與成長。

校園主題曲創作,吸引學子踴躍參加。
校園主題曲創作,吸引學子踴躍參加。

創新教學課程覺文郁說,該課程鼓勵學校師生透過實際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式,藉由發掘及解決在地問題,結合USR大學社會責任,協助在地產業發展。教師帶領學生參與土庫驛可可莊園規劃設計,引領學生進入地方企業,進行訪談、交流和測量等學習,並提出規劃策略,與雲林農特產結合,融入當地土庫驛人文歷史,透過創新課程,使得學生在課程中產生學習興趣,及學習成效,將原本無人知曉及廢棄的地方打造成農企莊園。結合商品包裝,培養學生創意、發想及商業結合,讓學生與產業相融合,培育技術人才。

覺文郁強調,隨著少子化的到來,高等教育也會逐漸面臨招生的挑戰,唯有創造出學校的特色與價值,給學子不同的學習路徑與目標,讓學子能夠在適性發展的模式下,接受品格的建全教育,唯有如此才能走出一條屬於虎尾科大的特色教學之路,保持學校的特色校風與學術價值,持續朝下一階段的高教深耕計畫挺進。

(文/圖 虎尾科大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