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廳院藝術基地計畫 2020 開放工作室 Open Studio 邀請觀眾一同孵化創作
兩廳院藝術基地計畫 2020 開放工作室11月28日至11月29日在實驗劇場後台展開,兩廳院自2014年開始發展藝術基地計畫,試圖透過不同計畫實際支持青年在表演藝術領域的發展與發聲,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表示:「未來的劇場是屬於這群年輕人的,也應該由這群青年們來打造!而開放工作室就是讓大家看到他們的階段性成果及想像。」
今年邁入第二屆的開放工作室,首度以「Hide and Seek」為主題,由長期駐館藝術家吳明倫、周東彥、樊宗錡,以及Gap Year兩廳院壯遊藝術家吳靜依、趙偉丞、林柏華、陳恆益、鄭宇均、陳履歡輪番帶來醞釀已久的呈現,形式包含讀劇、演出、展覽、影片播放、講座展演等,創作者們試圖將創作過程中的吉光片羽,毫無保留地呈現給觀眾,期待透過近距離的展演與交流,擦出意想不到的火花。
兩廳院長期駐館藝術家吳明倫致力於臺語書寫,本次挑戰將《十殿》原作片段重新拆解、組合成〈樓起・樓崩〉、〈火床・鈴〉、〈針雨・無神〉、〈回音・鬼話〉、〈孽鏡・團圓〉五個精彩片段,除此之外再為戲迷加碼《十殿不是一天造成的》靜態展覽,帶大家窺探《十殿》背後埋藏著多少辛酸血淚,讓觀眾在明年TIFA首演前就能搶先觀看片段;同樣專注於臺灣文化面貌描繪的樊宗錡導演,今年的呈現《幸福老人樂園》將帶觀眾探討「我們是如何儲存過往的?」,讓觀眾一窺無數個生命故事的累積;癡迷於光影與黑盒子的導演周東彥則透過首次公開的影片播放及談話,帶觀眾回顧16年前他在倫敦求學時期的迷惘與鄉愁。
今年首次參與開放工作室的六位Gap Year兩廳院壯遊藝術家,由臺語創作歌手吳靜依打頭陣,以《綠豆》幽默道出嘉義人的身分認同,帶來數首全新臺語創作歌曲的錄像及展覽;運動員出身的陳履歡則不斷探究運動與表演身體質地的異同,《尋找一種我創作的方式》中用「邊說邊演」的講座展演模式呈現,演出過程中臺下觀眾笑聲不斷,從未想過身體展演也能如此具趣味性。
「尋根」向來是許多年輕藝術家共感的主題,擁有一半阿美族血統的鄭宇均以《根》忠實呈現追溯生命脈絡中的有感而發;從小就是動漫迷的趙偉丞,選擇在《跳躍少年》將流行文化佐青少年社會事件入戲,青春裡的美好與成為大人後的現實形成強烈對比,引發現場許多觀眾的熱烈討論與共鳴。
歷史系出身的陳恆益以《史前時代》訴說白色恐怖,以跳脫刻板印象的女性獨角戲呈現,試圖勾勒出那些被時代洪流沖刷的人物群像;主修舞台設計的林柏華在《玫瑰是玫瑰是玫瑰是玫瑰》裡運用後設手法向觀眾拋出:「表演的本質是什麼?」的疑問。
兩廳院藝術基地計畫2020開放工作室在短短兩天中,見證九位藝術家的創作能量齊發,一同參與創作孵化的重要過程,更為藝術家們的駐館計畫劃下圓滿句點。
兩廳院「藝術基地計畫」資訊詳見官網:https://npac-ntch.org/about/art-base-program
(文.圖/ 兩廳院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