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改場辦茶園旱害技術講習 輔導農民渡過缺水困境
發稿時間:2020/11/27 19:34
最新更新:11/28/2020 10:36:55
字級:
今年度氣候異常颱風未帶入足量雨水,明年春雨若偏少,全臺茶區也可能面臨缺水乾旱問題,茶改場場長蘇宗振指出,茶樹受到旱害影響,可能發生葉片及枝條萎凋、新稍停止生長,進而造成產量下降、品質不佳、產季干擾,最嚴重造成茶樹死亡的情形。
為因應可能發生的旱象,茶改場於11月27日辦理第一場次茶樹旱害技術講習,蘇宗振指出,至12月底前會持續辦理4場次相關講習,另110年預計在全臺辦理10場次技術講習,以宣導相關旱害防護措施,讓農民提早因應。
蘇宗振說,相關茶樹旱害防護技術,包括設置灌溉設備或平時做好乾旱預防措施,如改善土壤肥力與質地、適度耕犁作業、適度防治病蟲害,並剪除罹病枝條,將可減少旱害對茶樹之影響。
若乾旱發生時,可及時灌溉給水,並敷蓋稻稈、花生殼、穀殼等資材增加保水能力,儘量減少茶園作業如除草、施肥等,另注意氣象預測及天候狀況,以防高溫乾旱的危害加重。乾旱發生後的復耕,可依據旱害程度決定修剪強度,茶園若有更新或新植需求,可考量種植耐旱性強的品種,如臺茶1號、12號、17號,另茶改場近期推出的兩個茶樹新品種-臺茶22號及臺茶23號,分別可適製各種茶類與紅茶,也是屬於耐旱性相對較強的品種。
蘇宗振,依據財團法人農業工程研究中心「推廣管路灌溉補助標準」,由於受到氣候變遷影響,灌溉設施為植茶所必要的條件之一,農委會考量茶農的辛勞,只要符合補助資格的茶農可申請相關灌溉設施補助。
(文/陳進添 圖/茶改場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