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榮總衛教講座 關注過敏免疫風濕問題

發稿時間:2024/06/20 21:03
最新更新:06/21/2024 17:48:45
字級:

過敏免疫風濕問題在台灣民眾身上相當普遍,為此高雄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舉辦衛教講座,免疫風濕科石孟潔醫師指出,許多患者會以止痛藥來緩解長期的關節疼痛,卻忽略可能是類風濕性關節炎作祟。等到時間一久、症狀逐漸惡化後,才驚覺已造成關節的傷害。她提醒,類風濕性關節炎引起的骨骼變化無法逆轉,關節一旦開始變形就難以恢復至正常功能,呼籲及時就診的重要性。

石孟潔醫師提醒,適當的治療可以緩解類風濕性關節炎所引起的疼痛和僵硬並有效避免關節變形。
石孟潔醫師提醒,適當的治療可以緩解類風濕性關節炎所引起的疼痛和僵硬並有效避免關節變形。

石孟潔醫師說,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種慢性自體免疫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表現通常會成「對稱」的方式,像是手腕、手指、腳踝等關節症狀都會是左右同時出現。

石孟潔醫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目前主要診斷方式包含血液檢查、病人症狀和影像檢查,而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方針主要以減緩病情、控制症狀,並減少關節的長期損害為主。一般而言會短期使用消炎止痛藥及類固醇來緩解急性發炎疼痛,合併免疫調節藥物來控制。除了藥物外,也會搭配物理治療來緩解功能障礙,或是配合職能治療來協助患者恢復正常的生活功能。

目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生物製劑以及標靶藥有針劑及口服兩種,能夠精準阻斷特定發炎物質,且較快速的發揮免疫調節的效果,對發炎處有良好的控制效果,使用施打的生物製劑,對於常忘記吃藥的民眾、傳統治療上無法獲得良好控制的族群或是因副作用無法耐受之患者而言都是一大福音。另外,由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女性患者眾多,也有適合孕婦的用藥能選擇,她也呼籲患者不要擅自停藥,並且和醫師討論最合適的治療方式。

(文、圖/高雄榮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