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科技助攻 永續農業發展不是夢
發稿時間:2021/09/27 17:51
最新更新:09/27/2021 18:05:56
字級:
新冠疫情自2020年初以來肆虐全球,重創了全球的貿易與運輸,也影響到各國的農業產能。國際農業永續學會去年六月舉辦網路研討會,囊括來自台灣、美國、新加坡等26國的學者。與會學者認為農業科技有助於提高農產量並維持穩定的品質,因此,近年科技將成為全球各國後疫情時代發展永續農業的重點方向。
1980年代以來,無人機 (無人駕駛飛行器-UAV)的應用領域逐漸擴大,無人機開始在各領域中被廣泛的使用。而農業正是最能發揮優勢的領域之一,不少農民利用無人機協助作業,其市場規模更是達324億美元。
無人機在農業上的廣泛應用優化了許多農耕流程,並補足人力上的不足。根據研究顯示全球人口至2050年預計將增加至90億人,農業消耗將會增加百分之七十。在確保永續生產的基本前提下,農民應該學習並使用農業科技的新興技術。
像是運用無人機於作物生長週期中協助土壤和農地分析,並進行作物監測和健康評估的執行。同時亦可協助種植、噴灑以及灌溉等作業。此外,無人機技術能即時收集和處理數據,並據此進行策略規劃和制定,這將為農業帶來革命,可以說是永續農業發展的明日之星。
近年來在無人機技術的協助同時更是減少32%的灌溉用水與 35%能源和燃料的使用。至今,已有超過95%的美國黃豆農民都以永續生產的方式進行日常耕作。對於農民而言,持續改善永續農場實作不僅是一個80年的傳承,更是對未來的長久願景,他們期望以對環境衝擊最小的方式帶給持續成長的人口豐衣足食的美好生活。
(文 圖/ 國際農業永續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