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升格50年 文獻館紀念首任知府陳星聚
為了紀念台北第一位知府陳星聚200歲冥誕,台北市立文獻館與中華河洛暨開漳聖王文化研究會6/6共同舉辦座談會,除了緬懷台北市建城以來對城市建設與發展立下基礎的先賢,也同時慶祝北市升格改制50週年。
這場名為「臺北知府陳星聚與臺北」的座談會於西本願寺廣場樹心會館舉行,邀請多位歷史專家學者,就史料研究當年台北城建城的事蹟,深度剖析他對台北的貢獻,以具體行動追念這位對北台灣有莫大貢獻的偉人。
北市文獻館館長詹素貞表示,台北能有今天的繁榮,必須追懷當初建設台北城的知府陳星聚,但是有關陳星聚的史料斷簡殘篇,研究缺乏,希望透過這次的座談會能開啟更多的研究,讓社會大眾認識這位擘劃、興建台北城的重要推手。
陳星聚是清代派任台灣任職最長的高階官員,於1873年8月抵台擔任淡水同知,一直到1885年6月於台北知府任上去世,在北台灣區(當時北台灣府轄區從淡水到新竹)任職達12年。
他正式接掌任職5年多的台北知府前,也已經職務代理達5年之久,是台灣篳路藍縷開發歷程中,俱有貢獻的無名英雄。
中華河洛暨開漳聖王文化研究會理事長廖俊傑表示,在台灣的開發史中,有貢獻的人很多,大家耳熟能詳是劉銘傳,然而以北台灣來說,曾在淡水苗栗之間任官的台北知府陳星聚貢獻極大,可惜知道的人少,研究更少,十分可惜。
為了慶祝台北市改制升格直轄市50週年,文獻館於下半年舉辦一系列活動,總計5場包括已開展的「臺北‧永遠向前─臺北市改制升格直轄市50週年特展」、今天舉行的「臺北知府陳星聚與臺北座談會」以及接下來的「《續修臺北市志》全套志書出版發表會」、「戀戀臺北城-史蹟趴趴Go推廣活動」和「續修臺北市志口述歷史座談會」。
(文、圖/劉佳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