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碗真的是日貨嗎?業者「過水」手法揭密
發稿時間:2016/09/13 13:55
最新更新:09/13/2016 13:55:15
字級:
看準台灣人愛日貨,不少業者將中國大陸製造的食器,運往日本包裝、貼標再輸台,讓民眾誤以為真的是「Made in Japan」。食藥署擬修法嚴管,違者最重可罰400萬元,預計年底上路。
衛福部食藥署今天第2次預告「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施行細則」修正草案,明訂食品、食品容器或食品用洗潔劑,原產地(國)只可標示產品最終加工製造的國家或地區。
食藥署簡任技正曾素香今天表示,台灣民眾偏好日本、歐美製產品,不少業者因此將中國大陸製的碗盤等食品容器,先轉到日本包裝、貼標籤,原產地也搖身一變成「Made in Japan」,未來將禁止這種魚目混珠作法。
曾素香說,新制上路後,食品、食品容器或食品用洗潔劑,原產地(國)只能標示最終製造或加工地,如果只是分裝、包裝、加貼標籤等,都不准標示為原產地(國)。
曾素香指出,該草案將進行為期60天的預告評論期,蒐集各界意見,標示不實將依法開罰4萬至400萬元,應標未標可罰3萬至300萬元,新制可望於年底前公告上路。(記者張茗喧報導)
延伸閱讀》中秋烤肉前必看!4種食材暗藏癌危機中秋烤肉這樣烤!專家授健康吃5撇步酒咖必看!中秋烤肉配啤酒 熱量嚇死人誤信「膽固醇有益無害」!老病友狂嗑肉病情失控☞怎麼吃、怎麼用、怎麼生活最健康?一起來養生吧!
健康報報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