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菸不酒重養生!輕熟女竟罹大腸癌

發稿時間:2016/07/28 19:33
最新更新:07/28/2016 19:33:16
字級:

一名35歲輕熟女平時注重養生、不菸不酒,4年前排便出血,原以為痔瘡不以為意,連跑3間醫院確診罹患大腸癌二期,因腫瘤距離肛門僅3.5公分,只得切除肛門換上人工肛門。

不菸不酒重養生!輕熟女竟罹大腸癌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2013年統計,大腸癌已連續8年高居10大癌症之首,平均每34.7分鐘就有1人罹患大腸癌,患者總計約有1萬5140人。

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王照元今天表示,相較10年前,20歲以下罹患腸癌患者已暴增2.1倍,85歲以上更是10年前的3.3倍,顯示大腸癌患者逐漸朝M型化發展,年長者可能因老化導致腸癌上身,年輕族群則是可能因飲食西化、精緻化陷入腸癌風險。

他說,大腸癌早期無明顯症狀,初期常被誤以為是痔瘡或肛裂,而延誤救治黃金期,根據臨床經驗,早期確診腸癌的患者中有3成是定期進行糞便潛血檢查發現,5年存活率期可高達8成,建議民眾不分年齡,都要有篩檢意識。

三軍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專任主治醫師吳昌杰指出,衛福部目前雖有提供50到74歲民眾公費糞便潛血檢查,但仍有民眾嫌跑醫院、看報告耗時麻煩,篩檢率僅約4成,正值工作衝刺階段的年輕人更是如此,認為小症狀不需請假就醫而延宕病情的診斷。

吳昌杰說,除了傳統糞便罐篩檢,近期台灣也引進新的「糞便潛血檢查試紙」,民眾可自費在家篩檢,排便後只要把試紙丟入馬桶中,等待2分鐘就能知道結果,如出現淡藍色十字反應就應到醫院作進一步檢查。(記者張茗喧報導)

延伸閱讀》
大號驚見血便!原是這種水果吃太多
罹糖尿病照喝爆甜紅茶!妙齡姊妹花險瞎
別亂當神農!56歲男誤把毒草當藥吃
路邊野菇別亂採!這種菇吃1朵就中毒

☞怎麼吃、怎麼用、怎麼生活最健康?一起來養生吧!

健康報報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