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框」共學、NKUT x K12培育社會實踐力
「社會參與」是走出象牙塔另一條路徑的選擇,南開科技大學以三創學習中心為基地,透過跨系院教學活動支援學校推動社會實踐與地方創生,過程中培養學生創意思考、問題解決與跨域統整的能力,藉由社會的參與落實學以致用的職場能力。
基於以上緣由,本校多媒體動畫應用系提出同耕共學方案,與鄰近K12學校師生互為社群夥伴關係,透過同耕共學機制深耕國教課程需求,實踐SDGs「優質教育」的指標,並強化社區夥伴「媒體素養」的能量,讓夥伴學校成為社區發展的場域,實踐杜威所說的「學校是社區的中心」,肩負教育傳承與社區發展的使命。
南開科技大學過去以STEAM融入擴增繪本創作,讓學童從生活周遭環境體察的對話開始,引導學童關懷社區生態的議題,鏈結夥伴學校師生以專題式學習(PBL, Project-based learning)為教學策略,強調動手做的精神透過生活環境的體察,藉由繪本創作過程將貓頭鷹生態的保育回應到故事的情節,統整STEAM跨領域的學習經驗,以中英文敘事記錄霧峰貓頭鷹復育的歷史軌跡,喚起民眾自然生態保育與環境永續的重要性。
計畫跳脫刻板課室、同儕與分科教學活動的印象,透過夥伴教師美術與科技互補的對話機制,採以學習者為中心的6E教學模型,強化STEM教育中的設計(design)與探究(inquiry) 的能力,強調動手做的精神去記錄生活中的經驗並實現美學的內涵,同時厚植學生「社會參與」的能力。方案推動以體察探索培養學童好奇心,以線描徵件培養學童自主挑戰的責任感,以擴增技術鼓勵學生融入元宇宙的創新元素,過程中以團隊(國小到大學)合作知識共享的思維,培養學童「做中學」與「學以致用」的技能,從生活情境學習跨領域的溝通與問題解決等多元創新能力的表現。
破框共學人才培育,具體成效說明如下:一、透過夥伴教師研習共同研發創新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創意發想、探索體察、動手製作等帶得走的能力。二、實踐12年國民基本教育「核心素養」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和態度。三、透過跨領域、解決問題、生活環境體察、五感學習、動手做的學習策略,培養學生STEAM、環境永續與社會公民的素養。
(文、圖/南開科技大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