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誤時該如何有效的情緒調節
過去對競賽中情緒變化的暸解有限,主要都是透過問卷事後回溯的方式來看整體情緒的表現狀態,然而情緒變化相當快速,採用主觀問卷的回答方式可能無法正確掌握選手當下情緒的調節機制。本研究採用能及時反映出情緒變化的客觀腦波指標,來瞭解運動員的情緒在受到失誤影響後,大腦情緒機制是如何運作,導致接下來會出現成功與失敗二種不同結果。若能掌握較佳的情緒調節方式,使選手在遇到不利的失誤情況下,透過有效的情緒調節,讓自己能扭轉劣勢,翻轉出勝利的局勢。
過去對情緒調節的認知有限,失誤是造成選手失敗最大的致命傷之一。選手因失誤而生悶氣、暴怒或懊惱,最後導致失敗的原因是因為不知道當產生負面情緒時該如何調節才能對接下來的表現產生正面影響。然而過去評估情緒的方式採用情緒量表,比較賽前與賽後的情緒差異,由於情緒變化很快,採用問卷的評量方式只能說明輸贏結果與整體平均情緒好壞間的差異關係,但無法瞭解選手過程中當面對每一個失誤時情緒是如何調節,調節後對接下來的表現是好是壞就不得而知。因此,到目前為止,我們對選手當下情緒調節的認知仍十分有限。
選手透過良好的情緒調節能力來促進表現。調節方式會透過深呼吸來緩和緊張情緒,意象成功結果來降低焦慮與提升信心,用以重新獲得成功的好情緒。相反地,當賽中選手失誤時,他們可能會恐懼再次犯下相同的錯誤而更焦慮。因此,情緒調節的效率的好壞對專業選手而言可能是重大差別的地方。
用更客觀的腦波測量方式即時瞭解選手當下面對失誤的調節機制
本研究用更客觀的腦波測量方式來觀察,找來20名參加過國際與國內大賽的優秀高爾夫選手 (平均年齡20.33±2.54歲;平均資歷7.70±2.41年;平均差點−2.95±2.42桿),推桿作業是採用客製化個人40-60%推桿進洞成功率的距離推40桿。推桿時配戴腦波帽收集額葉Alpha波腦波訊號,以額葉Alpha不對稱 (Frontal Alpha Asymmetry) 作為情緒指標,這指標不僅能反映出正向/負向情緒,同時也能依據情境需求作為調節功能性趨近/退縮動機和情緒的能力。左腦活化代表正價情緒,右腦活化代表負價情緒,此值利用左右腦活化的差異來表示正向或負向情緒,本研究此值越大,代表情緒越正向。研究的主要亮點在於分析失誤後的下一桿在推桿前的情緒狀態是否會影響接下來的成功或失敗表現。
結果發現,當失誤發生後,下一桿推桿前二秒的情緒狀態,選手越接近出手時藉由逐漸增加額葉Alpha不對稱來調節情緒與動機,也就是逐漸轉為正向情緒,幫助選手處在較佳的情緒狀態,展現出成功的推桿表現,充分說明競賽時選手若能使用好的策略,處理失誤後的情緒反應,調節成一個更佳的情緒狀態,這樣會使接下的表現更成功。
本研究提供情緒調節的方向性與重要性。在應用上,當選手失誤時,教練能提供一套適合選手的情緒調節策略,讓選手有效透過正向情緒調節的方式,處在較佳的情緒狀態;或者利用神經回饋訓練,以額葉Alpha不對稱作為情緒訓練指標,使選手能持續保持在較正向的情緒狀態,這樣都能有利於接下來的運動表現。
(文/圖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陳泰廷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