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支援光復堰塞湖救災 科技助攻開創防災新格局

發稿時間:2025/10/02 17:25
最新更新:2025/10/02 22:36
字級:

花蓮縣光復堰塞湖潰壩災情嚴峻,縣府搶時間、拚效率,不只動員國軍與各單位全力投入,還首度引進無人機科技參與救援任務,開啟「科技防災」新篇章。由花蓮縣政府觀光處主動媒合的專業無人機團隊,特地自嘉義遠赴花蓮支援,在空中提供全方位的偵察、運補與噴藥支援,大幅提升整體救援速度與安全性。

無人機支援光復堰塞湖救災 科技助攻開創防災新格局
無人機支援光復堰塞湖救災 科技助攻開創防災新格局

觀光處長余明勳表示,災害現場環境複雜、地勢險惡,若全靠人力進入不但耗時費力,也讓前線人員處於高風險中。無人機的投入,能夠在第一時間取代人力難以抵達的區域執行偵查、補給與環境作業,為救災行動注入關鍵助力。

陸軍營長廖旭昇率領化學兵組長江禎峰及50名兵力進駐太巴塱國小前線指揮所,他感謝縣府與無人機團隊協助。江禎峰說,六軸無人機能深入危險地帶完成勘查與任務,不但讓兵力更安全,也大幅降低執勤風險。

無人機團隊在災後第一時間就抵達現場。9月30日便率先展開大範圍空拍與即時影像回傳,協助縣府掌握整體災情,包括堤防受損、水流變化與村落受災範圍等關鍵資訊。透過高空偵察,社會處、環保局等單位能即時調整救援策略,復原與清理計畫也因此更加精準有效。

無人機支援光復堰塞湖救災 科技助攻開創防災新格局
無人機支援光復堰塞湖救災 科技助攻開創防災新格局

10月1日起,更有大型無人機正式投入各項實質救援工作,發揮「空中救援隊」的角色。這些無人機不僅協助國軍與環保局執行大面積環境噴藥,有效抑制病媒與汙染風險,也顯著減輕了傳統作業中人力背負噴藥設備、徒步穿越災區的沉重負擔。國軍弟兄一致讚許:「有了空中協助,工作效率提升好幾倍,安全性也大大提高。」

除了勘查與防疫作業,無人機在物資補給任務上也展現了極大價值。過去必須仰賴人力翻山越嶺、耗費數小時才能送達的補給品,如今能透過無人機短時間投送至交通中斷或地面難以抵達的地點,讓第一線救援資源不中斷、不中途。

花蓮縣長徐榛蔚指出,這次無人機的加入,充分展現了科技防災的力量:「救災不只是快,更要安全、有效率。透過科技的導入,我們讓救援行動更具前瞻性,也讓花蓮的防災體系邁向新階段。」她強調,縣府未來將持續與全台專業團隊攜手合作,導入創新科技,讓花蓮的防災應變不僅守住當下,更能迎向未來。

在災難面前,科技成為最強大的後盾。無人機的精準偵察、迅速補給與高效作業,讓救災不再是「與時間賽跑」的孤軍奮戰,而是結合智慧、速度與安全的全方位行動。花蓮正以創新實力守護家園,也為全台防災模式立下嶄新典範。

(文、圖/花蓮縣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