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策會 Living Lab+Open Day 讓AI走出實驗室落地應用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資策會)9月25日起一連兩天舉辦 Living Lab+Open Day(共創實驗室開放日),集結20家廠商、逾30項展品,展示AI技術與機器人在樂齡照護、運動健身與日常生活的創新應用,相關展品已帶動百萬人次的體驗,讓AI技術走出實驗室,實際落地應用。
資策會董事長黃仲銘表示,Living Lab+ Open Day自2023年起已連續三年舉辦,從單純的展示場域逐步推進為跨界共創平台,三年來與新創與企業共同進行產品測試、實證與共創的創新體驗超過百項,今年我們更進一步以「生態系共創」為目標,象徵臺灣AI技術不再停留在單點研發,而是透過跨域合作,帶動產業價值供應鏈的整合。
數轉院院長林玉凡表示,本次展覽亮點聚焦在三大應用場景,完整呈現 AI 技術的多元潛力。首先在樂齡照護科技方面,資策會數位轉型研究院(數轉院)將AI虛擬人技術結合大型語言模型(LLM),串接《康健雜誌》的糖尿病衛教資訊,打造出隨時陪伴病友的「糖尿病AI醫生」,解答各種疑難雜症,可嘉惠250萬名糖友;以及僅需受測者說30秒故事,即能於一分鐘內生成報告,協助早期失智篩檢的「愛腦快篩」認知評估與訓練平台;只需5-8分鐘即可產健康報告的「NIR+健康快篩」等。在展場中,包括銀髮監測、樂齡學習及高齡照護等,提供全方位健康守護智慧工具。
林玉凡說,運動部已於9月成立,全民運動更是政府積極推廣與推動的重要範疇,資策會數轉院作為生態系核心,攜手世大智科、邏仕數位等合作夥伴,共同打造沉浸式互動體驗,像是WhizToys運動地墊新增「套圈圈」遊戲內容,提升趣味性與參與感,應用已延伸到宜蘭綠色博覽會、高雄運動中心等多元場域;「OrinArch」數位射箭軟體結合雷達掃描裝置,將箭矢前端改為塑膠吸盤,從實驗室到宜蘭童玩節的親子互動現場,讓射箭更安全,也成為童玩節爆紅遊戲。
另外,資策會也首度與AI藝術家合作,以「萬花筒」為核心視覺意象,象徵各式創新應用如同萬花鏡般與AI交融。此外,資策會數轉院今年也與國家交響樂團(NSO)合作,推出《繪響新世界──聽!憶起畫當年:以數位活化回憶創作》活動。協助長者以數位創作的方式重新將回憶具象化,透過畫作解構、重組等創新方式,以環景互動展演,呈現科技與藝術跨界結合的可能性。
林玉凡強調,臺灣正邁向超高齡社會,如何將AI等新興科技回應樂齡需求,並在運動、日常生活中提供更多應用場景,將是產業必須面對的關鍵議題。Living Lab+Open Day不僅是展示平台,更是加速驗證、推動產業落地的重要場域。未來,資策會將持續以「AI快研究」模式,攜手更多產業夥伴,讓AI技術真正走入大眾生活,並提升臺灣在全球數位創新生態中的能見度。
(文/中央社特企 圖/資策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