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域對話點亮城市精彩 新竹論壇激盪創新治理與文化能量

發稿時間:2025/07/21 17:49
最新更新:2025/07/21 18:08
字級:

新竹市文化基金會攜手國立清華大學藝術學院7月18日舉辦城市美學與文化創新論壇,論壇下午場聚焦「音樂療癒」、「地方文化創生」與「城市治理」等議題,內容豐富且富啟發性。

「城市美學與文化創新論壇」貴賓合影。
「城市美學與文化創新論壇」貴賓合影。

下午場邀請講者包含風潮音樂創辦人楊錦聰、桃園市文化局長邱正生、新竹縣文化局長朱淑敏、花蓮縣政府行政暨研考處長陳建村、雲林縣長張麗善、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及新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分享音樂療癒、地方文化創生與政策,創意實驗及城市治理,呈現文化點亮精彩城市。

清大藝術學院院長張芳宇於下午場展開前致詞說,她主修音樂,認為文化城市就像在演奏交響樂,城市美學、文創像是為樂曲增添層次,此次論壇如同精心設計的城市合奏,邀不同領域講者分享屬於他們的文化主題曲。

風潮音樂創辦人楊錦聰分享,數位時代來臨後,音樂產業面臨劇烈轉變與壓力,曾到印度修行重新找回創作初衷。他在活動中示範「蘇菲旋轉」,認為藝術創作者需不斷自我覺察與轉化,才能在變局中穩住信念,繼續為社會注入能量。

風潮音樂楊錦聰創辦人,分享「蘇菲旋轉帶來的滋養與安定」。
風潮音樂楊錦聰創辦人,分享「蘇菲旋轉帶來的滋養與安定」。

桃園市文化局長邱正生表示,桃園市活化老建築並賦予其文化新生命,例如日式宿舍、眷村、校長宿舍等場域,另也透過設計導入活動策展、小旅行、燈會創作等,讓城市文化從靜態資產轉為活化節點,成為老城轉型的推力。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邱正生 局長,分享「從文化客廳到城市再生:地方文化館如何點亮舊城新韻」。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邱正生 局長,分享「從文化客廳到城市再生:地方文化館如何點亮舊城新韻」。

朱淑敏指出,新竹縣竹北市六家地區從農村轉型為新市鎮,傳統聚落面臨開發壓力,文化保存與城市發展需共融並行,在地水圳、聚落與老屋等地方記憶載體,應透過公私協力妥善保存,以永續方式維繫客家聚落與在地文化生命力。

新竹縣政府文化局 朱淑敏局長,分享「秋水天光—東興圳生態藝文廊道」。
新竹縣政府文化局 朱淑敏局長,分享「秋水天光—東興圳生態藝文廊道」。

談到花蓮文創,花蓮縣政府行政暨研考處長陳建村說,文化政策不應停留在表演、視覺藝術等,花蓮縣以自然環境、人文歷史及原民文化等在地元素,發展出獨特城市美學,例如達基力部落屋、高山森林基地、太平洋南島聯合豐年節等,都是很棒案例。

花蓮縣政府行政暨研考處 陳建村處長,分享「繁花盛開丨花蓮縣地方創生經驗分享」。
花蓮縣政府行政暨研考處 陳建村處長,分享「繁花盛開丨花蓮縣地方創生經驗分享」。

雲林縣長張麗善說,雲林已擺脫「高齡、傳統、保守、無聊」等刻板印象,轉型為一座兼具農工商與科技的智慧城市,除了打造農業品牌「雲林良品」,也推動地方創生,例如將文蛤殼轉化為裝置藝術等成功案例。

雲林縣張麗善縣長,分享「雲林美學治理 :從在地創生到國際舞台」。
雲林縣張麗善縣長,分享「雲林美學治理 :從在地創生到國際舞台」。

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表示,新北注重硬體建設,更重視城市的「靈魂」塑造,透過改造城市景觀、活化老舊街區,讓藝術融入日常,例如公車站牌融入在地文化故事,將「臭水溝」轉變為生態綠帶,也將城市的特色區域劃分為不同主題。

新北市劉和然副市長,分享「城市的韻與美-從新北美術館談起」。
新北市劉和然副市長,分享「城市的韻與美-從新北美術館談起」。

下午場壓軸,由邱臣遠以「安居科技城、幸福真永遠」為主題分享,新竹市府近年以具體指標實現市民福祉,獲得英國生活品質研究院(Institute for Quality of Life)調查「2025年全球幸福城市指數」,新竹市為全球第75名,名列全台第2,展現亮眼成績。

邱臣遠說,竹市雖僅104平方公里,實際生活人口已逾百萬,公共服務量能形同直轄市,市府強化交通、社福、教育等基礎設施,也透過多項文化、藝文活動,讓人民感到幸福。

新竹市邱臣遠代理市長,分享「安居科技城 幸福真永遠」。
新竹市邱臣遠代理市長,分享「安居科技城 幸福真永遠」。

文化活動及城市行銷方面,邱臣遠說,每年3月在新竹公園舉辦櫻花季,5月則有兒童藝術節,另外還有動漫節、野營祭、國際風箏節、城市馬拉松、啤酒派對、新竹城隍祭等,除盼更多民眾認識新竹的在地文化,更能提升經濟。

建設部分,邱臣遠指出,市府致力於提升交通安全與城市美學,推動校園改造、通學步道系統、智慧停車等工程,同時關注在地產業轉型與國際接軌,新竹市以其高科技、高教育、高文化與高幸福指標,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幸福美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