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數位科技人才 數位發展部促產業國際競爭力

發稿時間:2022/11/28 17:34
最新更新:11/28/2022 18:11:56
字級:

因應數位經濟時代的來臨,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積極促進數位科技創新應用的落實,以協助產業聚焦在元宇宙、數位雙生與AI人工智慧等應用領域,今年辦理「數位科技解決方案競賽」與「以戰代訓」人才培訓等機制,除著眼培育前瞻技術及跨領域應用的菁英人才,以便接軌國際市場,亦促成相關產業的升級轉型。兩項推動重點工作於11月18日圓山花博舉行成果展示發表,吸引許多專業人士與民眾的目光。

培育數位科技人才 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
培育數位科技人才 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

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平台經濟組楊孫宜科長表示,產業推動最重要的是人才的培育,因此數位產業署決定雙管齊下,透過『產業出題人才解題』數位技術解決方案的競賽,培育團隊如何利用新興技術解決企業與民生的需求。以及『以戰代訓』人才培訓,讓數位人才參與實際專案,學習如何完成企業所需的作品及提升實戰能力。

今年參與「以戰代訓」人才培育的五家企業包括唯晶科技、台灣角川國際動漫、未來製作所、成境科技與田野科技。其中,台灣角川國際動漫的培訓計劃則聚焦在原創遊戲開發人才的培訓實踐分享,並與長榮大學資設院合作,讓7位受訓學員在老師與角川動畫師的指導下,加入為期三個月的工作坊,全程參與國際動漫與遊戲案件發包到後期所有開發作業流程,不但落實產學的無縫結合,更能直接符合業界的需求。

另一項成果展示「數位科技解決方案競賽」,共有52支數位科技好手組隊,針對六福村主題遊樂園、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台灣橫浜八景島 (Xpark)、遠雄海洋公園、众社企股份公司與味榮食品等六個單位提出的題目,參與提案競賽,歷經三個月的激烈競逐後總計決選出15組獲獎團隊,最後由「海盛科技」建構的AI魚群辨識技術,導入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榮獲金獎肯定,獲得與企業簽署MOU機會以及獎金50萬元獎勵。

佔地超過52公頃、坐擁近20個展廳的海科館,以推廣海洋生態知識與傳播自然保育科普教育為目的。為了保育海底自然生態,傳統上以人工統計珊瑚礁魚數量的方式不但費時且準確度偏低。針對此一痛點,海盛科技利用高精度的魚類圖片辨識技術與水產養殖監控系統,在海科館潮境保育區架設了四個固定式水下攝影機,整合影像處理與半監督式自動標註技術,並利用AI將珊瑚魚的辨識、追蹤與統計自動化,成功協助海科館強化教育民眾的科普功能。

今年的競賽除了提供總獎金170萬元台幣的15個獎項,更提供參賽者落地實證的場域與機會。數位發展部也期待透過競賽活動匯聚出題單位與解題團隊,由產業進行經驗分享,激發團隊的解決方案構想,讓創新應用得以落地實證,同時搭配「以戰代訓」培訓加速我國產業的轉型升級,也讓擁有創新能力的數位人才得以發光發熱,共創雙贏。

(文 圖/數位發展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