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結合世界肝炎日 全民腹超總動員 台灣北.中.南.東含外島.離島30家醫療院所同步腹部超音波 守護國人肝臟健康
「世界肝炎日」是一個全球性的日子,訂於每年7月28日,主要在提高民眾對肝炎的認識,並促進國際社會對肝病防治的重視。在台灣,肝病是國病,為喚起國人重視定期追蹤檢查,避免太晚發現肝癌的悲劇,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以下簡稱肝基會)呼籲B、C型肝炎帶原者至少每半年接受一次腹部超音波檢查,也建議年滿40歲以上民眾,每年都應該做腹部超音波檢查。繼肝基會2021年10月首次舉辦全台12家醫療院所免費腹超活動後,2022年擴大連線與全台灣16家醫療院所合作,2023年全台24家醫療院所,2024年全台30家醫療院所。
2025(今)年再次結合世界肝炎日,邀集全台灣北.中.南.東及外島共30家醫療院所,在肝基會董事長許金川教授的號召下,動員100多位優秀的肝膽腸胃專科醫師與600多位護理人員與志工群,今(20日)上午8:30-11:30同步舉辦大規模免費腹部超音波肝病篩檢,今年有30家醫療院所參與,3小時為5661人做肝、膽、胰、脾、腎臟的免費腹部超音波檢查。
此次活動全台響應,涵蓋外島的金門、馬祖、離島澎湖,本島基隆、台北、新北、桃園、新竹、苗栗、台中、彰化、南投、雲林、嘉義、台南、高雄、屏東、台東(含綠島)、花蓮、宜蘭,各地醫療院所每半小時以視訊連線方式將腹超篩檢的現場實況即時傳回肝基會,當天下午13:00由肝基會總執行長楊培銘教授公布腹超檢查統計結果。
【腹部超音波檢查無痛、迅速、便利,是揪出肝臟等病灶的重要利器】腹部超音波檢查無痛、迅速又方便,是揪出肝臟等器官病灶的重要利器,尤其對肝病這個國病的診斷價值更高。因此,肝基會自1994年成立以來,就積極呼籲推動B、C肝病病友一定要定期做腹部超音波檢查。
這項遍及全國的免費腹部超音波檢查活動,自2021至2025年,5年來已服務21,212人,檢查發現受檢民眾中疑似肝癌或肝硬化的人數有576人,比率達2.7%;且5年來有11,579位(54.6%)受檢民眾有脂肪肝,實為重要警訊。肝基會希望能藉此活動建立一個重要觀念―有B、C肝的民眾,至少每半年要接受一次腹部超音波檢查;四十歲以上民眾,即使沒有B、C肝也要每年「超」一次。肝基會總執行長楊培銘教授強調,「人人都能重視肝臟健康,就有希望加速肝病從臺灣消失。」
由於肝臟內部沒有痛覺神經,肝病患者不容易察覺肝臟出問題,等到症狀出現,通常大多已是肝病末期,造成治療困難。這方面,腹部超音波檢查的出現扭轉了「肝癌總是發現太晚」的悲劇。超音波約在1970年代問世,肝基會董事長許金川教授最早將之運用於掃描肝臟,終於讓肝癌(尤其是小型肝癌)無所遁形。超音波用於診斷肝癌,有利於早期發現;愈早期發現肝癌,根治的機會愈多,這也是肝基會積極推動「今年超了沒?全民腹超運動」的原因。此外,醫界也發現血液中的「甲型胎兒蛋白」是一個偵測肝癌的重要腫瘤標記,它可以用來早期發現肝癌。甲型胎兒蛋白異常升高,代表肝臟可能出現肝癌。因此,抽血與腹部超音波檢查雙管齊下,是早期發現肝癌的最好方法。
如果已經有肝硬化,必須每3個月抽血檢查甲型胎兒蛋白與肝細胞發炎指數AST與ALT,並做腹部超音波;尚未有肝硬化者,則是每6個月追蹤一次接受抽血檢驗與腹部超音波檢查。
【全台30家醫療院所連線 3小時完成5661人腹超篩檢】20日民眾參與腹超活動十分踴躍,上午7點多就有民眾陸續抵達活動地點。本次活動採取事先線上報名,大家落實個人衛生防護,並遵照主辦單位的動線規劃、依序排隊。8時30分活動正式開始,報名者有條不紊地依序填寫個人資料並進入診間檢查。
【44歲饒女士與40謝先生 順利搶得頭香檢查】好甘心診所第一位排隊民眾是一位44歲的饒女士,她一早從木柵過來。饒女士去年就參加過腹部超音波活動,因為去年看到大排長龍,今年想早點來,沒想到順利搶到頭香。她過去都會參加國民健康署提供的成人預防保健檢查,但成健內容沒有腹部超音波,所以她來參加腹超活動,可以彌補這塊的需求。她說,特別重視健康的原因是家人自小就有糖尿病,時常進出醫院,因此知道要及早注意身體健康,預防勝於治療。去年檢查有輕度脂肪肝,膽囊也發現息肉,她回家後很認真查找相關資料,並開始注意自己的三餐飲食。
好心肝診所搶得頭香檢查的是40歲謝先生,他說去年得知此一消息時已截止報名,十分扼腕,所以今年密切注意活動消息,成功報名,今天一大早就從基隆搭台鐵區間車來。謝先生透露,他的媽媽跟哥哥都有B肝,因此特別注意肝臟健康,他覺得免費腹超檢查活動非常有意義,可以讓更多人把握機會,了解自己的肝臟健康。
住捷運圓山站附近的66歲呂女士與71歲先生,往年都因免費腹超活動報名秒殺而錯過,今年終於成功報名預約8:30第一梯次檢查。呂女士透露,自從新冠疫情爆發至今,夫妻都沒做過腹部超音波檢查,由於兩人沒有B、C肝,今天檢查卻發現先生有點胰臟浸潤,呂女士立刻當場上網查詢,網路上看到第一則訊息就是《好心肝會刊》的相關報導,內容詳細如同醫師看診解答一般,令他們感到安心與溫馨。
倪生生今天帶著高齡90歲的爸爸和80多歲媽媽一家三口來檢查。倪先生說,好心肝推動公益活動很有名,所以一直都有注意好心肝訊息,看到免費腹超活動消息就立刻幫爸爸、媽媽和自己報名,還好檢查出來沒有特別狀況。
有B肝帶原的倪媽媽說,父親也是因為肝病過世,所以自己也格外注意,深知健康檢查的重要性。像去年她做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就發現肺結節,由於平時根本沒有任何症狀,切除證實是肺腺癌,她事後還蠻震驚的,幸好發現的早,是肺腺癌第一期。對於基金會能舉辦免費腹部超音波檢查這麼有意義的活動,她感到非常敬佩。
肝基會總執行長楊培銘教授指出,2025年這次篩檢總共有5661名受檢者,檢查有異常發現者達4614人(81.5%)。其中131位為疑似肝癌及性質不明肝腫瘤,有11位肝硬化,有498人為肝實質病變,另有1225人為良性肝腫瘤(血管瘤及肝囊腫等),脾臟腫大者有48人。值得注意的是,高達3103位(54.8%)受檢民眾有脂肪肝。膽息肉有612人,其他腹部腫瘤(胰、脾、腎臟等)有98人,肝內鈣化點、膽結石、胰/脾/腎囊腫與腎結石等其他問題有2149人。
【腹超揪出肝腫瘤 早發現可有效治療 】肝基會總執行長楊培銘教授表示,近二十多年來,B型肝炎有藥物可治療,可以降低B肝病毒的活性,避免肝臟一再發炎,從而演變為肝硬化、肝癌。可惜目前的B型肝炎藥物並不能根除肝臟內的B肝病毒,因此不少病友服用B肝藥物停藥後,B型肝炎又發作,甚至演變為猛爆性肝炎而往生者時有所聞。
C型肝炎方面,自2014年口服C肝抗病毒藥物問世後,患者連續2到3個月用藥,即有高達98%以上的機率可清除其體內的C肝病毒,而且幾乎沒有什麼副作用。健保也在2017年開始給付C肝病人免費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迄今已有超過17萬名C肝病友受益。
面對肝癌,就是在腫瘤還比較小、未出現症狀之前就先找到它,這時有機會根治肝癌。即使肝癌患者發現罹病時已是晚期,雖然無法根治,但仍可進行標靶治療來控制病灶的進展。近年醫界還發展出「免疫療法」,且健保自前年(2023)8月1日起有條件給付「免疫療法」加「標靶治療」的組合療法,今年(2025)2月1日更擴大給付「雙免疫療法」,病友的肝癌控制率可提升至20~30%。
肝基會本著照顧國人健康使命,超前部署,希望結合社會各界愛心力量推動「今年超了沒?全民免費腹超運動」,對於檢查有異常者,肝基會及參與此次免費腹超活動的醫療院所也會協助患者轉介追蹤治療,藉由活動盼能早期發現肝癌、有效治療。
【消滅國病 各界熱烈襄助 形成一股「全民保肝運動」】「肝臟是否健康?不是靠感覺,而是靠抽血檢查加腹部超音波。」肝基會總執行長楊培銘教授說,過去肝基會一步一腳印,走遍全台各地的大小偏鄉及山地離島做免費肝病篩檢,31年來努力不懈仍無法讓所有民眾主動受檢、積極就醫,並及早接受治療,因此楊培銘教授大聲疾呼強調肝病防治的最後一哩路,是希望大家支持一起加入,讓「今年超了沒?」成為一股「全民保肝運動」,讓臺灣成為一個沒有肝病的國度,成為全球根除肝病的模範國。
本次台灣北、中、南、東含外島共30家醫療院所共同響應免費腹超活動,資格為年滿40歲以上民眾(攜帶身分證,方便填寫資料,並戴口罩,檢查前需空腹6小時)。腹部超音波檢查報告於當天直接讓民眾帶回,檢查異常者,若有需要,參與此次免費腹超的醫療院所將協助患者轉介追蹤治療。活動&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
(文、圖/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