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美演奏家林惠琦 《尋古之旅》大鍵琴獨奏會

發稿時間:2024/08/02 18:11
最新更新:08/02/2024 18:41:36
字級:

對於普羅大眾而言,大鍵琴已經隨著樂器歷史的演進而鮮少被提及,在台灣的音樂系,也沒有主修專攻大鍵琴演奏的學生,原因包括了其樂器本身的限制,讓音樂的變化有一定的極限,為大鍵琴所創作的作品,絕大多數也都能以鋼琴來演奏,然而自七零年代古樂運動以來,「還原原汁原味的歷史聲響」逐漸成了顯學,這也讓古樂器的地位被大幅提升。

今年七月大鍵琴演奏家林惠琦的獨奏會,除了向觀眾展現了這項樂器,同時也特別精選了許多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鍵盤音樂作品,來讓這項發揮地有其道理,對非專業音樂家而言,林惠琦安排的曲目中,或許只聽見過巴赫的名字,但透過演奏家的巧思,觀眾也得以透過這一場演奏會拓寬對曲目認識的廣度。

旅美演奏家林惠琦 《尋古之旅》大鍵琴獨奏會
旅美演奏家林惠琦 《尋古之旅》大鍵琴獨奏會

上半場由庫普蘭的《C大調前奏曲》展開序幕,在記譜法的歷史中,拍號、小節線等元素缺一不可,然而《C大調前奏曲》全曲卻僅以全音符記譜,作曲家替音符劃分的群組成為了演奏者唯一遵循的提示,這同時給予了演奏家極大的自由與難度。筆者認為林惠琦在音樂會開頭,透過這首曲子花了些時間摸索音樂的呼吸感,在自由中尋找樂句的章法,樂曲的尾聲才回到圓弧線上降落。而緊接的拜爾德《C大調幻想曲》,讓林惠琦能更快地在樂曲開頭掌握到音樂,但這幾首作品所呈現的樂句也相對較為短促,加上大鍵琴本身的極限,使得尾聲的十六分音符的片段歌唱性也不夠理想。道蘭的三首《吹笛人舞曲》則有不一樣的風貌,筆者最喜歡是安排在中間的〈加里亞德舞曲〉,整體掌握得宜,樂句也相對清楚,音樂的走向也有目標。而安排於頭尾的〈巴望舞曲〉與〈加里亞德舞曲、主題與變奏〉由於音樂的吐納不夠自然,使得音樂稍嫌僵硬。

上半場收尾的佛格雷《G小調大鍵琴組曲》是筆者認為全場音樂會最理想的一組呈現,五首精選的短曲,特別是第一首〈La Marella〉林惠琦呈現了自身對旋律與律動的掌控度。第二首〈La Clement〉呈現了相當集中的音樂,觀眾也以專注回應,必且突破了大鍵琴較難表現出的音樂層次感,整體音樂在雙手錯位演奏時穩定而蔓延。第三首〈La Sainscy〉演奏家用音樂劃出寬闊的樂句,無論是顫音、或是樂句之間間隙的處理,也都相當自然。而第四首〈Le Carillon de Passy〉樂句之間稍嫌倉促,演奏家或許在樂句中間可以多給一些停頓讓聽眾消化。第五首〈La Latour〉的樂句則是可以在方向感上更具體,但本曲尾聲音樂家也給了聽眾一個舒服的降落。

下半場洛西的《第七號觸技曲》相對於上半場開頭的演奏,樂句的起承轉合更加清楚,但樂曲後段的呼吸感則被意外犧牲,頗為可惜。而下半場的重頭戲,巴赫的《第六號英國組曲》以六首短曲組成,開頭的〈Prelude〉樂句之間的銜接略顯唐突,直到樂曲後半段才有所調整,音樂所堆疊的層次也有較好的表現。第二首〈Allemande〉前段林惠琦用少許的音符,呈現了不一樣的美感,然而後段則略顯僵硬。〈Courante〉則是一曲順暢且自然的呈現,而〈Sarabande〉則是隨著樂曲的演進,層次感也越來越好。〈Gavotte〉林惠琦自然地唱出優美的旋律,而〈Gigue〉則是集中度相當高的演奏,勇往直前,有明確的方向感,音樂中若能多一些彈性,或許會顯得更游刃有餘。

隨著歷史的推進,音樂的演奏與風格其實不斷推陳出新,如今我們也無法考證四五百年以前,音樂家是如何詮釋這些作品,但筆者相信,感動人的音樂元素其實是亙古不變的,筆者是第一次聆聽林惠琦的演奏,整體而言多數音樂會中的小缺憾來自於演奏者對於呼吸感的處理不夠自然,讓音樂的呈現並不能自然地按照心中所期待的物理線條而拋出落下,如果克服了這方面的問題,相信音樂會完整並且立刻能說服多數人,本文除了對音樂會的演奏與詮釋給予一方觀點,也希望林惠琦在下一場音樂會可以將不一樣的音樂風貌呈現給聽眾。

(文/徐韻豐 圖/陳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