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責任傳承 元智大學完美執行社會責任實踐計畫
近年來「社會責任」的實踐已經慢慢由社會企業下放至大學,作為人才的補給庫,如何讓學子在就學期間就能夠為台灣注入新的希望,儼然成為重要的課題,因此由教育部主辦的「大學社會實踐(USR)博覽會」也就因運而生,希望藉由這樣的展覽,讓大眾能夠了解到社會責任的實踐,也能從學生時期就開始培養。
「大學社會實踐博覽會」中,除了多達50所大專院校以及93件大學社會實踐的精采案例參展,內容包括了在地關懷、健康促進、產業升級和環境永續四大主題,更邀來了多位產學業界知名講者舉辦論壇。
其中身為全台首創青年事務局的桃園市,由副市長王明德參與論壇的演討,王明德副市長表示,桃園目前青年人口比例高達近三成,因此在2015年決定設立青年事務局,來整合市內所有大學針對USR的策略聯盟,以政府作為領頭羊來串接市內的所有大專院校,藉以達成讓大學能夠與在地的環境和問題進行直接的接軌,來解決就學、就業、創業三大問題;其中包括了元智、中央、中原、開南四所大專院校,在這幾年進行了包括龍潭老街再造等活動,讓年輕人可以實際參與公眾事務和政府運作,進而培養他們對於桃園的認同和情感連結。
其中來自元智大學的「Egret工作隊」的三位同學,在上台分享關於「桃園文化廊道計畫」時談到,過去一年來,她們執行了包括「永豐高中竹霄豐收祭」、「中平路故事館導覽」等案子,對於她們來說,從對桃園的在地知識完全無概念到可以單獨導覽成為青年導覽員,這一段時光都是相當辛苦的,不過在看到許多小朋友的熱烈反應後,不僅在活動執行方面也有十足的進步,更帶來了滿滿的成就感,令人十分開心。
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主任梁家祺談到這群學生時,語氣相當的自豪,她表示這些學生都是大一時就加入了計畫當中,從一張白紙開始培養,她們除了期中考期末考期間外,都耗費相當長的時間訓練,更實際到場講解桃園的在地故事給民眾聽,一點一滴的學習過程,既辛苦又煩躁,過程相當艱辛。
除了元智大學之外,包括中央大學、中原大學等桃園在地的大專院校,也有類似的計畫進行中,培養社會責任從學生時期開始,藉由計畫讓每一個學子能夠對在地產生情感連結,回饋地方社會,意義相當深遠。
(圖、文/鄭閎)
【桃園市政府青年事務局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