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公園培訓遊民變木工 巧藝妝點園區
發稿時間:2018/01/12 11:37
最新更新:01/12/2018 11:37:50
字級:
臺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自106年8月間起,即與臺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合作,將公園內的原本昏暗、堆積雜物的農具間,由協會培育的木工和青年志工,利用回收棧板製作成置物架、黑板牆和農具架等,打造為多功能的小農屋空間,臺北市客委會主委曾年有表示,為了讓遊民能具備一技之長,特別商請該協會代為培訓無家可歸的流浪者,除讓他們擁有一技之長外,臺北市客家公園也針對完訓學員,給予安排在公園打工的機會。
曾年有指出,這些遊民大部分都是中高齡的失業者或事業挫敗者,他們除了經濟弱勢外,更需要有人陪伴關懷,才能走出低潮迎向陽光,客家公園因此提供他們職訓與群體工作的機會,讓他們因自己的作品得到讚賞而感到自豪,自己建立了信心,才能更有勇氣面對自己的未來。
曾年有說,這些木工與志工協助下完成的小農屋,將成為園區一處體驗客家農耕文化的新興場域,在2018新的一年裡,將有更多結合認養農務、親子農耕、木工創作等活動,客家文化主題公園歡迎大家都來做「城市農夫」,更多相關資訊,請上臺北市客家公園官網查詢。
(文/陳進添 圖/ 臺北市客家公園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