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放的記憶「2017臺灣國際人權影展」巡迴開跑

發稿時間:2017/10/16 18:36
最新更新:10/16/2017 18:36:58
字級:

人權館籌備處主任陳俊宏 (左)、公視董事長陳郁秀 (中)、政治受難者代表蔡焜霖參加首映會。
人權館籌備處主任陳俊宏 (左)、公視董事長陳郁秀 (中)、政治受難者代表蔡焜霖參加首映會。

人權影展10/14於台北市in89豪華數位影城舉辦開幕首映會,文化部丁曉菁次長致詞表示,文化部籌備了五年之久的國家人權博物館,在諸位受難者長輩的見證下,今年底將成立國家級人權博物館,這也是我國人權發展史的里程碑。

今年適逢解嚴30週年,為了記錄歷史、記憶觀點,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主任陳俊宏表示:籌備處規劃「解嚴三十」系列人權教育宣導活動,自10/14~11/29,於全台12縣市辦理「釋放的記憶-2017臺灣國際人權影展」,藉由影片巡展,整合經典影像、圖片、史料,透過多元的內容,讓歷史真相公諸於世,使之成為公共訊息,讓歷史進入公共記憶。

文化部丁曉菁次長於開幕首映會致詞表示,今年文化部特別規劃人權影展,嚴選與人權及轉型正義主題相關的9部外片及2部國片,以「政治效應」、「思想革命」、「藝文之聲」三單元,引領觀眾透過畫面穿越不同的時空,探索不同國族的人權歷史、文化、情感與記憶,希望以文化的力量進行反思。

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陳俊宏主任、公視陳郁秀董事長,以及受難者家屬楊逵先生孫女楊翠教授等皆蒞臨參與,一同為「釋放的記憶-2017台灣國際人權影展」揭開序幕。

影展活動重要靈魂人物王耿瑜導演致詞提及「一個國家沒有紀錄片;猶如一個家沒有相本」,透過不同影像、議題,對歷史有更多的認識,希望用更寬容與包容的心來看待與彼此尊重;身處現代的我們是幸運的,曾經的傷痕,我們要重視,更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

人權館籌備處表示,為期一個半月同步全台巡迴舉辦系列活動,將走訪12個縣市、36場次,前進國內18處優質影片播放場域,安排10場次映後座談會,邀請各界專家學者與觀眾面對面的對話,使更多民眾認識臺灣所經歷的白色恐怖,並借鏡國外處理相關議題之方式,促進當代與歷史不斷的對話,引領國人面對歷史、認識錯誤、記取教訓。

活動開放免費入場,歡迎各界人士踴躍前往觀影。影展活動訊息詳情請上「臺灣國際人權影展」網站http://www.tihrff.org

(文/劉佳硯 圖/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