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黃疸加2徵兆!當心這種病傷肝

發稿時間:2016/09/24 15:51
最新更新:09/24/2016 16:31:31
字級:

新生兒黃疸相當常見,但醫師今提醒,如寶寶黃疸超過14天、便便顏色呈現灰或黃色,當心罹患「膽道閉鎖」,短短幾十天就可能造成肝硬化,延誤就醫恐有致命風險。

寶寶黃疸別輕忽,如出生超過14天、便便顏色有異常,當心膽道閉鎖恐傷肝。
寶寶黃疸別輕忽,如出生超過14天、便便顏色有異常,當心膽道閉鎖恐傷肝。

兒童肝膽疾病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美惠今天表示,「膽道閉鎖」是最常見的兒童肝病致死原因,也是兒童換肝的主因,全台每年約有30至40名新生兒罹患膽道閉鎖,發生率高居世界第二。

張美惠指出,膽道閉鎖致病機轉至今仍不明,有專家認為並非遺傳疾病,過去臨床上曾出現明明是雙胞胎,其中一人有、另一個卻沒有。 張美惠說,新生兒膽道一旦阻塞,膽汁長期鬱積在肝臟,短短數十天就可能造成肝硬化,拖愈久致命風險愈高,若早期診治,可減少換肝的機率,每年約有3成的膽道閉鎖兒未被早期發現。

擔心家中寶寶有膽道閉鎖,張美惠提出3點注意事項:
1. 寶寶皮膚黃疸持續超過14天。
2. 換尿布時應留意寶寶大便顏色,一般白光下應呈現默綠、咖啡色即是正常,一旦出現灰色、淡黃色可能就是膽汁分泌不足。
3. 如嬰兒疑似肝膽疾病的可能性高,應接受醫師建議抽血檢驗與肝病相關直接及總膽紅素。(記者張茗喧報導)

嬰兒大便辨識卡(國健署提供)
嬰兒大便辨識卡(國健署提供)

延伸閱讀》
父母當心!2歲女童染腸病毒 發病6天後不治
看護遭換難適應!失智翁病情惡化怒燒床單
女孩常見3種「微胖」困擾!營養師教減肉秘訣
睡前運動、喝牛奶助睡眠?專家不建議

☞怎麼吃、怎麼用、怎麼生活最健康?一起來養生吧!

健康報報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