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銀 Bankee 公布《2025 虛擬資產調查報告》

發稿時間:2025/11/19 18:13
最新更新:11/19/2025 19:33:06
字級:

2025 年被視為臺灣虛擬資產市場的關鍵轉折點。隨著比特幣創歷史高位、美國現貨 ETF 開放交易,以及金管會已預告《虛擬資產服務法》草案,市場正從波動走向制度化與信任重建。遠東商銀 Bankee 社群銀行今日發布《2025 虛擬資產調查報告》,呈現臺灣市場與投資人的最新樣貌。調查顯示,受訪者中已有 62.7% 民眾持有虛擬資產,其中 82.7% 有獲利,虛擬資產正從小眾邁入全民理財主流。

遠銀 Bankee 公布《2025 虛擬資產調查報告》
遠銀 Bankee 公布《2025 虛擬資產調查報告》

遠東商銀 Bankee 社群銀行自 2019 年起即提供虛擬資產金流服務,目前負責全臺逾九成市場。繼《2023 虛擬資產大調查》與《2024 虛擬資產白皮書》後,遠東商銀 Bankee 社群銀行與區塊鏈媒體《動區動趨 BlockTempo》合作發布《2025 虛擬資產調查報告》,透過線上問卷回收 1,888 份有效樣本,95% 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 2.26%,深入剖析臺灣投資者的行為與心態。

調查顯示,臺灣虛擬資產持有者中男性佔79.5%,女性佔 20.1%,平均年齡 38 歲。世代結構中,Y 世代(27–42 歲)佔 46.1%,X 世代(43–58 歲)佔 35.3%,兩者普遍對新興金融工具接受度高且經濟基礎較穩定。 職業分布以資訊科技業居首(20.5%),其次為服務業(12.4%)、製造業(12.3%)與金融業(10.3%),顯示科技族群為虛擬資產高度參與者。持有者中 81.6% 投資股票、62% 外幣、53.3% 保險與 40.7% 基金,顯示多元投資經驗、風險承受度高。 2025 年受訪者虛擬資產持有率達 62.7%,較 2023 年的 54.5% 成長 8.2 個百分點,反映虛擬資產已被大眾普遍接受。82.7% 的持有者表示有獲利,較 2023 年調查結果的 63% 明顯提升,約 4.3% 獲利達十倍以上,更有 2.1% 表示獲利超過百倍。 持有者熟悉度指數為 7.5(滿分 10 ),較 2023 年調查結果的 6.49 明顯提升,反映參與者對市場理解與信任同步增強。未持有者的熟悉度亦由 3.56 升至 3.87,顯示社會對加密市場的認識逐步提升,但市場教育與推廣仍有進步空間。

交易頻率顯著提升,「每日交易」比例由2023年的 19.5% 升至 28.7%,「每週交易」由 25.7% 升至 30.3%,顯示市場活躍度持續上升。持有者除現貨交易(92.3%)外,合約交易(56.9%)與質押(48.4%)亦日益普及。

在投資決策模式的部分,臺灣虛擬資產持有者具備高自主性,傾向於自主研究(DYOR)了解市場動態(46.8%),同時也高度依賴社群投資資訊(42.9%),顯示外界資訊仍有一定程度重要性,形成「自主研究 × 社群影響」的雙重決策模式。 遠東商銀 AI 數位金融事業群副總經理戴松志表示,遠東商銀 Bankee 社群銀行在臺灣虛擬資產的發展上不曾缺席,團隊透過持續性的深度調查,讓產業和大眾更加理解虛擬資產市場樣貌,也跟著業界一同見證臺灣幣圈蛻變,期望成為連結產業、使用者與政策的橋樑,為臺灣的虛擬資產生態圈帶來更具前瞻性的參考依據。

(文、圖/遠東商銀 Bank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