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D服務為台灣經濟注入強勁動能 美國電影協會(MPA)論壇發布最新報告 倡議開放政策與市場誘因取代過度管制
美國電影協會(MPA)今(19)日與台灣影視產業共同主辦「串流服務如何推動台灣創意經濟」論壇,並發布由 Frontier Economics 撰寫的《台灣隨選視訊服務經濟影響研究》。研究指出,隨選視訊(VOD)已成為推動台灣創意產業的重要引擎,不僅創造可觀經濟效益,也加速台灣內容走向國際。
報告顯示,台灣VOD產業具備高度市場滲透力,目前訂閱用戶超過700萬,87%網路使用者每週至少使用一次VOD服務;同時,本土內容需求強勁,台灣觀眾觀看內容中近一半來自本地製作,促使國際平台持續加碼投資。僅2023年,VOD產業直接創造97億元產值,並與影視業一起支持超過10萬個就業機會。
然而論壇亦提醒,全球串流市場正進入「後成長期」,面臨產業整併、訂閱費上漲與廣告型(AVOD)模式崛起等挑戰。Frontier Economics 首席經濟學家 Clive Kenny 表示,提高管制成本或施加限制性內容配額,恐降低投資意願並使出口收入減少4.3%。
MPA 副總裁 James Cheatley 認為,VOD仍是年輕且具潛力的產業,台灣若要在國際競爭中脫穎而出,關鍵在於打造「開放、彈性」的政策環境,而非過度管制。他指出,VOD具有客製化與國際化的優勢,同時能減少盜版與惡意軟體風險。若台灣能完善法律、政策與硬體建設,吸引國際資金便能更具競爭力,並促進台灣內容輸出,形成如同韓流的文化影響力。
台灣大學馮勃翰教授補充,VOD平台的演算法可大幅提升內容曝光,使作品更容易被「對的觀眾」找到。以Netflix為例,同一部作品在演算法推播下可提升最多四倍曝光度。他強調,台灣創作者應先理解市場需求,結合演算法工具,打造能引起討論、具共通性或明星吸引力的爆款作品,同時也能透過串流平台讓非主流題材獲得更大流量。
他也指出,電信公司與OTT合作是提升曝光的有效方式,對大型與小型平台皆有利。這類組合型服務不僅提升用戶便利性,也能讓小型平台以獨特內容切入市場,進而獲得更多合作與能見度。
76號原子董事總經理楊志光則分享台灣內容在亞洲市場的布局。他指出,台灣具備強大的創作能量,無論是浪漫愛情題材或亞洲恐怖片宇宙合作計畫,都展現出台灣在跨國合作的潛力。76號原子目前同時營運14個 YouTube 頻道,累積2.5億次觀看,觀眾涵蓋印度、印尼、菲律賓、美國等國家,充分展現台灣內容的國際市場性。他也強調,生成式AI正在提升跨語言轉譯、影像轉漫畫等製作效率,讓小公司也能以更低成本跨足更多內容形式。
論壇總結,政府若能強化版權保護、支持人才培育與產業基礎建設,再加上製作獎勵措施,就能建立吸引投資的良性循環,為台灣具全球影響力的『台流(T-Wave)』奠定穩固基礎。
關於《台灣隨選視訊服務經濟影響研究》本報告由美國電影協會 (MPA) 委託 Frontier Economics 進行。研究方法包含經濟模型分析、利害關係人深度訪談,以及針對 1,000 名台灣網路用戶的問卷調查 38,旨在全面評估 VOD 產業對台灣的經濟貢獻與文化影響力。
(文、圖/美國電影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