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技能點滿 Kia Picanto X-Line 試駕報告
isCar! 睽違四年後,台灣市場終於迎來全新一代的 Morning。不過這次回歸本名改叫 Picanto、身份也從國產變成進口,但不變的是一貫搶眼吸睛的獨特外觀,而高規格安全防護在 AEB 自動緊急煞車輔助加入後居然又可以提升一個層次!再加上 60 萬有找的價格看起來簡直超值,還在被品牌迷思給綁架?那麼只能說真的是你的損失了...
Morning 車系在台灣其實以很多不同名稱出現過,從最早初代車型以 Euro Star 之名亮相並引發熱潮開始,到後來森那美將 Kia 重新帶回台灣、導入國產化的二代 Morning 最為人所熟悉,不過此次改以進口販售的第三代車型卻回歸海外市場所用的 Picanto 車名、並僅引進具備跨界風格的 X-Line 單一車型販售。但可別誤會 Picanto 已經取代 Morning,據了解前後兩代的 Kia 微型車目前還是採取並行販售的姿態,由 Picanto X-Line 以豐富配備領銜微型旗艦地位、Morning 填補 50 萬、甚至下探到 49.9 萬的價格帶,意圖一網打盡已無太多競爭對手的微型車市場。
前後代車型進化之處頗多,不然先來談談沒有改變的部分。此次森那美起亞引進的 Picanto X-Line 僅有搭載與 Morning 相同的 1.25L 自然進氣四缸心臟,最大馬力 84ps/6,000rpm、12.4kgm/4,000rpm 其實也相差無幾,或許這樣的規格配置,以及並未導入海外市場發表時的 1.0L T-GDI 渦輪增壓引擎讓人感到失望,但其實這具小排量渦輪增壓動力原廠只有規劃匹配手排變速箱,對於常常喊出「出手排我就買」、但其實大部分人根本不會買的台灣鄉民來說吸引力幾乎微乎其微,考量到成本關係以及要壓在 60 萬內的超殺售價,Picanto X-Line 繼續使用 1.25L NA 引擎的結果其實很能接受,儘管在稅金級距上有點小吃虧。
睽違一年後再度試駕 Kia 都會小車,整體調性相差不大、但呈現方式更具質感,這具 NA 引擎與四速自排的搭配好像更成熟了點、加速換檔頓挫更小且起步感受同樣輕快,易於掌控的親民動力輸出依舊是這組動力單元最大優點,但要談到超車嗎...只有 84ps/12.4kgm 的輸出其實並不夠用,在一般道路來說或許能勉強勝任,但在速限快一點的快速道路上想要再這樣做就力有未逮,你會發現常常油門「ㄉㄚˋㄉㄟˋ」後只有引擎掙扎怒吼有即時跟上、時速表還是攀升的相當緩慢,整體來說 Picanto 在市區順順開才是王道,而這樣的表現應該也是筆者試駕過之都會用車中最「都會」的一款。
不過嚴格來講這並不是抱怨,這樣子的動力輸出其實很符合 Picanto 該有的都會小車調性,自然進氣的線性動力輸出其實相當好掌控,對於 Picanto 鎖定的新鮮人、首購族來說其實是件好事,套句當前已經略顯浮濫的形如詞「恰如其分」來形容是再適合不過了。
至於底盤回饋方面,Picanto 依舊繼承靈活轉向反應以及偏歐化的路面回饋,煞車則較 Morning 來得線性好掌握,但缺點為輔助力道偏大、有點過輕的方向盤手感,這讓駕駛與車頭動態感受有點疏離,稍硬的路感則對乘坐舒適性上稍微打了點折扣;但凡事都有一體兩面,對於駕車初心者來說這樣的轉向手感其實較好控制,至於震動略微鮮明的行路感考量到售價來說其實可以接受,再加上購入 Picanto 的消費者應該還是自駕導向為大宗,儘管後座乘座感略打折扣但其實影響不大。對了 Picanto 的最大優點還是在於車長僅 3 米 6、車寬 1 米 6 的輕巧尺碼,在狹窄巷弄也可穿梭自如之外,對被剛上路的駕駛們視為洪水猛獸的路邊停車格也能超輕易停進去,若還是沒信心的話可以額外再花 7,200 元選配倒車顯影增強信心,至於迴轉半徑雖然從 4.8m 略為攀升至 5.2m,但還是方便易用。
回到 Picanto X-Line 的造型上,此次全新車型依舊是由設計大師 Peter Schreyer 操刀,在延續車系以來一貫精巧身形以及招牌虎鼻設計語彙下,以更銳利的線條塑造都會時尚感,而在台灣販售的 X-Line 單一車型更被賦予萊姆綠塗裝帶來更為活潑的性格,且還車高相較國內未引進的一般版高了 15mm、還有前後金屬防刮飾版與車側防刮塑料加持,多了當前市場流行的跨界元素後更為吸睛。
內裝方面在車系一慣歐系風格下,導入了當前流行的懸浮式中控螢幕等元素後更顯年輕,方向盤也從雙輻改為更動感的三輻式樣,座椅更採跳色佈局增添動感意象。雖然因為價格定位仍大量採取塑料材質,不過在細節呈現上卻還有水準以上的質感呈現,另外值得讚賞的是導入 Keyless、光感應起閉頭燈、恆溫空調等舒適配備,具備藍牙、AUX-IN 與 USB 連接等功能的大尺寸中控螢幕也頗對鎖定客群的胃口,同時原廠也提供衛星導航作為選配(要價一萬元)。
不過受限僅 3,670mm 車長、1,625mm 車寬與 2,400mm 軸距的影響,後座表現擺脫不了這類微型車顯得侷促的宿命,以筆者 178cm 偏壯碩的身形來看,在前座調整好駕駛坐姿後坐進後排座椅,膝蓋雖然不會頂到前座椅背但還是顯得相當侷促,頭部空間同樣沒有頂到頂篷的問題但還是相對沒那麼開闊,應付短程乘載需求倒是沒有問題。後廂空間在第二排座椅尚未倒平前僅有 255L 的容量,放置駕駛個人物品還算合適,若要講求堪用機能性的化,將後排 6:4 座椅放倒後擴充至 1,010L 較為實用。
回到當今消費者在意的安全性部分,Picanto 的前身 Morning 就已具備相當出色的 7 SRS 氣囊防護,在 Picanto 上不僅延續優異 7 SRS 氣囊配置,車體還用上多達 44%、現代起亞集團引以為傲的 AHSS 先進高剛性鋼材打造而成,在被動安全方面不因車小而有所打折;在主動安全防護上更是 Picanto 的主菜,導入目前僅在較高級車款上才有的 AEB 主動緊急煞車輔助系統來守護安全,除了常見的 HAC 上坡起步輔助、ESC 電子車身穩定系統外,還有 TVBB 彎道制動分配系統(功能類似電子差速器)以及 SLS 直行制動穩定系統加持,在車輛循跡性上有更上一層樓的保護。
isCar 試駕短評
時隔一年多後再次試駕 Picanto 車系心情其實頗為複雜,更吸睛的造型、幾乎完全點滿的安全配備,當然還有那壓在 60 萬內的超值售價,都讓 Picanto 顯得誠意滿滿。但產品進化之餘,大眾對於「韓國車」的偏見卻絲毫未減,這可能也是橫亙在 Picanto 與準車主們之間的一堵高牆。但其實入手後聽聽旁人對這輛潮車的讚美即可,其他多說的些什麼倒是不用去太過理會,畢竟第一輛就是能乘載夢想、又能保障安全的起家車難能可貴,何苦在意其他的紛紛擾擾?
Kia Picanto X-Line 規格諸元
引擎型式:L4 DOHC 16V
排氣量:1,248 c.c.
最大馬力:84 ps/6,000 rpm
最大扭力:12.4 kgm/4,000 rpm
驅動方式:前輪驅動
變速箱型式:四速手自排
煞車結構:前通風碟、後實心碟
前懸吊結構:麥花臣
後懸吊結構:扭力樑
輪胎規格:195/45 R16
車身尺寸:3,670 x 1,625 x 1,500 mm
軸距:2,400 mm
車重:1,014 kg
油箱容量:35 L
建議售價:59.9 萬元
(李宜貞 輯/ isCar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