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夏幼童留困車內,保命逃生、事發搶救重點教學!
「驚傳幼兒車內熱斃」、「粗心家長留困幼童」、「小孩遭鎖車內熱昏」這些觸目驚心的字眼,幾乎每陣子就會現身在各大媒體版面,近日天氣高熱不斷,如果家長不當心誤留兒童在車內,後續發生事情絕對令人無法想像,為此我們特別針對「事發前」的逃脫教學以及「事發後」的搶救要點、進行解說,避免憾事的發生可能!
如果你有注意這幾天新聞,那麼一定對一位糊塗媽媽,將小孩反鎖車內,當救護人員前來救援,並準備擊破車窗救人的時候,媽媽竟然問說:「哪塊玻璃最便宜」的新聞不陌生!雖然後來沒有造成憾事,但這個驚險狀況幾乎每隔一陣子就會出現在媒體版面,實在令人感到驚恐又害怕!
若車輛為窗戶密閉的狀態,內部溫度可達多高?據了解,若像是近日動輒30多度的高溫,因車內熱源無法散逸,車內密閉狀態的溫度則可高達60度甚至更高的溫度,任何人都無法在這個惡劣環境久待,更別說是孩童,如果這時又緊張哭鬧,會導致加快脫水休克,嚴重的話甚至會發生無法彌補的憾事!
「事發前」的逃脫教學
如果是已有行動能力的小孩,平時父母就該事先教導來預防,例如:如何使用中控鎖來開鎖下車,或是按喇叭、開雙閃燈,好讓父母或路人發現,不過現今許多車款都有配置兒童安全鎖,無法直接從車內開門,所以仍得從前門爬出。此外後車廂也是逃生路徑之一,如果後座椅背有活動開關,可將椅背往前傾倒,然後利用行李箱內的拉環或開關,打開尾廂後逃生。
「事發後」的搶救要點
如果不幸發生誤鎖幼兒的憾事,出現中暑高溫脫水,確定孩童仍意識清楚,應立刻補充加鹽開水或電解質飲料,改善電解質失衡的情形,若幼童已經昏迷則不宜灌食飲料,必須立刻脫掉外衣,以風扇吹涼降溫並盡快送醫急救,並利用注射的方式補充電解質,若有燒燙傷的情形,則得先用冷水沖患部降溫,再以濕布蓋住患部送醫。
為了避免再發生這類案例,上個月底一位美國德州的10歲小男孩Bishop Cury,發明了一項救命裝置,可以避免幼兒困在車內造成憾事!這位多才多藝的小發明家,從小就深受Toyota任職工程師的父親影響,不僅喜歡動手DIY製作,更曾發明了一個自製彈射器和乒乓球砲。
他所發明的這款名為「綠洲」Oasis的作品,現階段已和美國專利商標局合作,利用裝設於座椅上的傳感器,可以與車內空調連動,所以當偵測到車內溫度過高,就會啟動車輛通風裝置,同時也會與車內通訊裝置聯結,當幼兒受困車內的時候,則會以通訊裝置與父母聯繫!
不過上圖粉紅色的方塊仍只是Bishop Cury的試作雛型,離真正量產還有段距離,不過他的父親已在GoFunMe網站替兒子的偉大發明募款,希望可用來付諸製作原型機以及量產(目前已募集2.7萬美金),若日後量產成真,相信可以大幅減少幼童悶死車內的案例,不過話說到底,仍要父母不要把孩童單獨留在車內,才能完全解決這個令人髮指的慘劇!
★以上圖片均出自網路及網路影片截取
(賴雲煇 輯 / isCar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