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數位教科書國際論壇 探討教育永續發展
臺灣教科書出版協會與各家教育出版社,推出教科書特展,今(4)日舉辦「當代數位教科書國際論壇」,邀請日本東京書籍數位制作本部部長小松剛及教育部資訊與科技教育司長李政軒、國家教育研究院教科書研究中心主任陳世文,分享日本與台灣在數位學習推動發展議題。副總統賴清德與教育部部長潘文忠也出席論壇,賴副總統在論壇致詞時,特別感謝臺灣教科書出版協會理事長李萬吉與團隊舉辦跨四代教科書的展覽活動,肯定教科書界多年來的努力與對社會的貢獻。
賴副總統同時也參觀由台灣教科書出版協會主辦的「爺奶/爸媽/我/孩子的教科書特展」,瞭解超過150年的教科書演變,賴副總統在國際論壇中致詞指出,極權時代的教科書內容,讓孩子記憶中國的地理,卻不知道濁水溪在哪,也不知道台灣的芒果、菱角盛產地。但這些已成過去,在一代又一代的演變下,教科書的內容已逐漸以學生生活的地域為重心,「這是非常好的事情。」
賴副總統也提到,過去教科書選用文章往往是古文,現在也有當代作者寫的文章,和當前社會契合更為緊密。
賴副總統表示,「全面智慧化」的時代,即將一步一步到來,行政院特別看待這個趨勢,提出「2030智慧國家」政策,包含多項數位學習計畫,後續由前行政院長蘇貞昌接續,目前已達到「班班有網路、生生用平板」。
賴副總統表示,未來會有無人工廠、無人駕駛,恐怕沒有紙的時代也會緊跟著來。台灣有半導體、ICT(資訊與通信科技)產業,在全面智慧化時代占據優勢,最近國科會通過一個計畫,讓產業帶動生成式AI(人工智慧)的學習發展。他期許持續與教科書界共同合作,促進數位教學,結合科技產業的力量,讓孩子接受更完整的數位學習,在全球競爭上取得有利地位。
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目前正是從紙本教科書走向數位的關鍵,國家教育研究院也要從過往的「審查」角色,走向走向與出版社「共好」,潘文忠期許,教科書透過更美好的設計版面及互動式數位化,讓數位教學推動發展能更快陪伴孩子學習。
臺灣教科書出版協會理事長李萬吉歡迎大家一起來來華山文創園區看展,這是台灣史上第一場橫跨百年的教育展,意義非凡。展覽有珍貴的清朝時期「珍稀教科書」,也有完整80 年的臺灣教科書,呈現不同時期的教育方向。
(文、圖/臺灣教科書出版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