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品加工場聯手餐飲通路 「漁我同行」打造海洋新篇章

發稿時間:2025/10/20 17:40
最新更新:2025/10/20 17:40
字級:

漁業署輔導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於昨(16)日舉辦「漁我同行—水產品初級加工場異業媒合會」,號召全臺 12 間水產品初級加工場與餐飲通路、食品加工廠及寵物食品業者共聚一堂,攜手探索水產品產業鏈的跨界合作新契機。

漁業署聯手12間水產品加工場與通路業者進行媒合交流
漁業署聯手12間水產品加工場與通路業者進行媒合交流

漁業署繆自昌主任秘書表示,透過異業交流與鏈結,期盼激盪出創新商模與多元產品樣態,開發具市場潛力的國產水產品,並以更多元的通路與形式,讓國產優質海味走入消費者日常生活,提升臺灣漁業的附加價值與品牌形象。

推動初級加工制度 開創臺灣水產品新價值漁業署自 109 年起積極配合農業部政策,依據《農產品初級加工場管理辦法》,委託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組成專業輔導團隊,推動水產品初級加工場管理制度。

目前初級加工範圍涵蓋分級、二去三去(去鱗、去鰓、去內臟)、分切、汆燙、熟成與乾燥等六大流程,確保產品品質與食品安全。

歷經五年推動,全臺已有 12 間水產品初級加工場取得合法登記證,產品涵蓋石斑魚、午仔魚、鯰魚、白蝦、甲魚、鱸魚、虱目魚、臺灣鯛及文蛤等在地魚種,為漁業轉型注入新動能,並展現我國水產品精緻化與標準化的成果。

傑出漁民領航 跨界合作激發產業新競力媒合會現場邀請三家優秀代表──鄭瑞隆、打寶蛤與謝妮諺農產品初級加工場──分享經營心路與成果。

其中,「打寶蛤」品牌創辦人、去年獲選十大傑出青年農漁環保類得主的楊宜樺表示:「有完善的初級加工場作為基礎,讓我能更專注產品開發與市場差異化,將品牌力轉化為銷售力。」

牧羊人集團執行長孫宗德則指出:「期待透過本次活動,與初級加工場攜手合作,將更多臺灣優質水產品推向全球寵物食品市場,讓世界看見臺灣的海洋價值。」

名廚獻藝 以創意料理詮釋產地鮮味活動壓軸邀請「款款好食」簡儀松主廚,以初級加工場的優質食材創作四道特色料理:「蒜蓉清蒸龍虎斑」、「蒜酥乾煎虱目魚」、「乾煎一夜干」與「汕頭海鮮火鍋」,現場香氣四溢、佳評如潮。

漁業署表示,透過可溯源、符合食品安全管理的國產水產品,結合餐飲通路的創意詮釋,不僅讓消費者更信任國產水產,也深化「從產地到餐桌」的永續鏈結。

期盼本次「漁我同行」活動成為水產品初級加工場多元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共同開啟臺灣永續漁業的新篇章。

(文、圖/農業部漁業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