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日攜手推動智慧茶產業永續發展 共創合作新高峰
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7月29日舉辦「臺日茶產業智慧應用趨勢研討會暨第七屆臺日茶業技術交流會」,茶改場場長蘇宗振表示,本次研討會為臺日互相交流在茶產業智慧應用方面之發展經驗與科研成果,特別邀請日本產官學界代表與會,同時也吸引來自國內外茶產業界、學研單位及相關從業人員等逾200人次熱烈參與,包括外交部臺灣日本關係協會、公益財團法人日本台灣交流協會、亞洲太平洋地區糧食與肥料技術中心及日本笠間台灣辦事處等單位,亦派員出席參與,展現對本次研討會之高度重視。
本次活動茶改場場長蘇宗振以「臺灣茶產業發展藍圖」揭開研討會序幕,說明臺灣茶產業在面臨勞動力短缺、極端氣候影響下,透過「智慧、韌性、永續、安心」為主軸,在相關產製銷層面的轉型及運用創新技術來作為因應策略與藍圖,首重智慧化技術引領茶園管理及自動製茶新紀元、永續生產模式開創之茶業新價值。
日本國立研究開發法人農業.食品產業技術綜合研機構 (簡稱農研機構) 果樹茶業研究部門佐藤安志領域長、宮崎縣綜合農業試驗場茶業支場佐藤邦彥支場長及川崎機工株式會社川崎洋助社長等亦分享日本在智慧農業技術、有機栽培、茶業自動化等發展策略與具體成果。農研機構佐藤安志領域長指出,日方在生活型態的轉變,導致國內茶葉需求量減少;勞動力老化與短缺,導致栽培面積與產量遞減,兩者皆是日本茶產業所面臨之困境。為此日本農林水產省於2025年4月修訂推出「茶產業及茶文化振興基本方針」,推行一系列政策措施因應,包括茶園集約管理,以自動化機械作業提高生產力;提高有機茶及抹茶生產以擴大茶葉出口。宮崎縣綜合農業試驗場茶業支場佐藤邦彥分場長也指出有機茶生產技術的開發與研發部分發酵茶之創新製程,為宮崎縣轄茶業支場兩大核心研究主軸。
此外,日本百年茶企業之代表川崎洋助社長則展示該公司在自動化領域的應用成果,從茶園管理機械到製茶加工設備的完整設備鏈,推動茶產業朝向省工與高效方向發展。中興大學郭寶錚教授則展示了其團隊開發之「茶樹栽培管理專家診斷系統」,結合田間數據、AI影像辨識與專家知識,針對病蟲害、肥培與氣象等提供綜合診斷與管理建議,有效升茶園智慧化管理的效率與精準度。最後,則由桔揚股份有限公司的周文裕董事長為與會者帶來更多行銷國際應具備的全球性觀點,表明臺灣茶如何走出臺灣,布局全球的戰略思維。
茶改場說明,本次研討會聚焦於茶產業鏈中之田間生產、病蟲害管理及加工製造等重要環節,深入探討自動化技術、數位科技及創新應用的可行性與實務經驗。藉由研發成果發表、政策措施說明與實務案例交流,有助與會者掌握茶產業智慧應用的最新趨勢與發展脈動。茶改場蘇宗振場長指出,2018年臺日雙方正式簽署雙邊有機同等性協議,為臺日有機茶貿易與技術合作奠定重要基礎,未來兩國可針對有機茶栽培與病蟲害防治技術展開合作。此外,勞動力老化與短缺是臺日雙方不約而同所面臨之困境,智慧省工栽培及創新加工技術的發展亦是雙方可持續深入研究之課題。
臺日雙邊茶業技術交流自2014年起開啟合作契機,歷經十年,雙方輪流舉辦會議,內容涵蓋栽培管理、加工製造、病蟲害防治、行銷推廣等多元議題,即便曾因疫情暫停交流,雙方合作關係依舊穩固。近年因疫情趨緩,國際交流恢復,該場積極重啟臺日合作,邀請日方專家來臺,延續第七屆交流會辦理,持續深化雙邊於茶業政策、科研與產業多層面的合作,共同促進兩國茶業永續發展。
(文、圖/ 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