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親兒音樂營唱出真摯生命力 用音符療癒傷痛 讓希望發聲
為讓失親兒少不因家庭變故而喪失探索未來、尋找夢想的機會,失親兒福利基金會自2019年起啟動「夢想藝術計畫」,今年暑假再度舉辦的《夢想品格音樂營》,聚焦台北、宜蘭、桃園、新竹、苗栗、台中、彰化地區,由20幾位專業導師與助教帶領37位學員,在為期四天的營會中,一同創作與改編10首歌曲。課程內容涵蓋基礎樂理、樂器認識與音樂創作,更透過團隊合作將孩子們的生活故事與流行音樂融合,讓他們化情感為旋律、表達自我,譜出屬於自己的生命樂章。同時特別融入古詩詞元素,讓孩子在創作中認識文化之美,激發語言與藝術的雙重感知。更重要的是,透過品格教育的深度引導,讓學員們在團體互動中學會傾聽、尊重與合作,建立正向人際關係,引導孩子在才藝與心理層面都能健康發展,找回自信與希望。
7月24日的成果發表會,不僅是這段音樂旅程的總結,更是一場充滿情感與光芒的分享時刻。特邀導師、金曲製作人朱敬然老師感性分享:「音樂源自生活,是抒發與感受的方式。即使不完美,也是真實心靈的寫照。」這些由孩子們親自創作的歌曲,正是他們歷經傷痛、走向未來的勇敢見證。 失親兒基金會顧美德執行長也為所有學員獻上象徵祝福的「三顆種子」:信心、勇氣與行動。她說:「第一顆種子是信心—相信自己做得到,不論結果是好與壞都無妨;第二顆是勇氣—不是無懼,而是面對未知與挑戰,仍願意嘗試;而第三顆,則是行動—即使心中仍有懷疑與害怕,也願意站上舞台、跨出關鍵的一步。」這三顆種子也象徵孩子未來在人生路上,面對困境時仍能堅持前行的力量。
舞台上,孩子們用音符訴說成長故事,用歌聲傳遞希望。失親兒基金會期盼,透過「夢想藝術計畫」的持續推動與在地培力,讓藝術教育成為長期陪伴失親兒少的重要媒介。未來,基金會也將繼續透過藝術、教育與陪伴,守護這群孩子在人生的舞台上勇敢發聲、自在綻放。
(文 圖/失親兒福利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