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移工管制及人權保障的重點,在內國憲法秩序

發稿時間:2023/01/06 11:00
最新更新:01/06/2023 11:00:00
字級:

國家人權委員會於2022年12月7日舉行「2022台灣移工與人權專業論壇」,會中安排三場「主題報告、焦點對談」活動,分別以:「產業移工勞動市場管制與人權保障」、「從國際勞工公約檢視我國社福類移工人權保護的現況與發展:一個照顧公共化的視角」、「企業永續發展與移工人權保障」等三項議題,邀請產官學及民間組織等專業人士,進行主題報告與焦點對談,為台灣移工人權提供各方觀點與建言,為提升移工人權保障而努力。

第一場針對「產業移工勞動市場管制與人權保障」議題,由國家人權委員會委員高涌誠主持,邀請政治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林佳和進行主題報告。高涌誠引言強調,國際重要的人權文書以及相關的人權公約,例如,ICRMW是聯合國九大核心人權公約之一,理論上應該要盡量國內法化,讓在台移工的人權往更好的方向前進。

林佳和首先將移工人權初步劃分為:與勞動有關或跟勞動未必有直接關聯兩類,與勞動相關如:「人身勞動保護、契約存續保障、社會安全保障」,而非勞動相關則如:「遷徙自由、一般行動自由、健康權、人格權」等。他指出國際人權公約是一個非常好的參考指標,如果內國法化以後,也會變為我國的特別法,但特別法仍然必須受憲法的拘束。如果是涉及人身、安全、健康等勞動保障在法律制度上不可能有外國、本國的差別待遇;社會保障基本上應該一樣,雖然可以容許某一種實體的差異性,例如因為工作年限短而產生期待權保障的問題。但契約存續保障就不是如此了,很多的本國勞工也沒有契約保障,而什麼情形下不賦予移工契約保障可以通過人權檢驗?這是一個麻煩的問題。

林佳和也指出,產業移工作為一個封閉性的勞動市場,在本勞與移工之替代關係上,不論是「引進移工將造成本勞失業」,亦或「引進補充性移工,將因產業之復甦而帶來本勞之就業效果」,不管理論或實踐,都會在探討某些移工人權問題時,扮演作為立法正當性事由的作用。「勞動市場」作為重大公共利益與保留,始終扮演企圖合理化移工管制措施的角色。

林佳和在報告中強調,不會有一個產業移工的管制跟勞動市場沒有關聯。
林佳和在報告中強調,不會有一個產業移工的管制跟勞動市場沒有關聯。

不過,他認為移工管制與人權審查,必須有更全面與更精準的操作。他建議站在內國憲法秩序控制的角度,建立觀察審查架構,可以從「定期契約之限制、轉換雇主之限制、社會保險之權益、健康檢查之實施、生活管理+限制住居、家庭團聚+長期居留、輸入移工之業別選擇」這7項一一審視。例如家庭團聚,他特別說明,ICRMW是保護移工及其家庭成員;換言之家庭成員,就是說一個人被跟自己的家庭做某種分離、隔離,甚至是強制性、孤立性的工作,這是一個嚴重違反人權的問題。生活管理及限制住居,則在實踐中已經違憲了;健康檢查的實施,特別是區分白領、藍領,已經違反了平等權的要求,沒有辦法被合理化。定期契約的限制基於本國勞動市場的保護,不是完全不能夠接受,但ICRMW要求若超過2年的定期契約就要好好思考是不是過當了。轉換雇主的限制,在現實上碰到的困難是什麼?我們對於不可歸責於移工之事由,而容許轉換雇主,是否過度嚴苛的在個案中加以操作?

林佳和從法律學理上的觀點,為移工人權在國際人權公約、國內法化和憲法權衡之間,提供詳細的思考細節。而延續主題報告,會中依序邀請: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助研究員楊雅雯、天主教新竹教區越南移工移民辦公室主任阮文雄、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林宗弘、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副署長林宏德等4人,進行不同面相的焦點與談。

楊雅雯以「認真看待強迫勞動之禁止:憲法、人權法與勞動法整合進路下的產業移工政策」為題指出,憲法、勞動法跟人權法這些雖然是不同層次的規範,但是他們必須要能夠互相整合跟補充。她拋出了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讓民主共同體依照公共利益來決定政策是很重要的,但是移工剛剛好就不是這個民主共同體的一員,因為參與主體的缺席,使很多人轉向人權法來作為對抗國家權力的槓桿。如果這樣子的一種對抗關係是有疑慮的,那麼人權法它更合適的位置到底是什麼?

楊雅雯最後並總結:人權的規範跟民主的社群需要有真正的對話,並且透過具體的法律跟政策面去實踐,我們在這個憲法秩序跟價值決定之下最好版本的人權理解,其中不能沒有勞動權跟勞動市場管制的視野。

阮文雄以參與2020年發生在仁寶電腦800位越南移工罷工事件為例;他指出這事件凸顯出移工在契約、仲介費、伙食、居住等不平等的剝削,乃至於女性移工懷孕、生子等困境,所產生「移工集體勞資爭議問題」值得各界深思。

林宗弘針對「台灣勞動市場區隔與移民權益的分化」闡述,企圖把移工問題漸漸的思考從移民政策的解法。他指出,我國主流的處理方案是提高移工勞動權益的保障,以合乎國家跟國際的人權規範,但並未思考過給予真正的國民待遇,也就是移民化。他分析人口及產業的結構變化,提出在這個時間點上,台灣正好在人口減損的時候,應該思考是否要將移工移民化。

林宏德則從就政策面,對現階段政府對於移工引進控管、移工政策的社會對話等提出說明,並解釋目前移工招募引進共有「委任仲介、直接聘僱、自行辦理」等三種方式,且針對移工保障與移居移徙自由等人權項目上,都依循國際人權公約,希望以國內法化來妥善處理。

在經過主題報告與焦點對談後,大會特別開放現場民眾進行綜合對談。民眾也針對移工人權公約、仲介收費、移工制度與保障等,為移工人權發表不同的聲音,提供產官學各界,有更細膩的討論與思考空間。

會中邀請(左至右):天主教新竹教區越南移工移民辦公室主任阮文雄、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助研究員楊雅雯、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林宗弘、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副署長林宏德,進行不同面向焦點與談。
會中邀請(左至右):天主教新竹教區越南移工移民辦公室主任阮文雄、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助研究員楊雅雯、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林宗弘、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副署長林宏德,進行不同面向焦點與談。

(文、圖/國家人權委員會提供)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