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vo 60 車系生產重鎮 成都工廠參訪紀實

發稿時間:2018/01/12 23:36
最新更新:01/12/2018 23:36:12
字級:

Volvo 60 車系生產重鎮 成都工廠參訪紀實

isCar! Made in China 可能早已不是國人印象中廉價但品質不佳的代名詞,挾持內需市場年均 2,800 萬輛以上的世界第一規模,就連一線大廠們也搶著設點來應付需求,而此次 isCar 應國際富豪之邀參訪的 Volvo 成都工廠,還不僅止於滿足內需市場,更有 45% 的產能要肩負起供應全球市場的重任!

Volvo 60 車系生產重鎮 成都工廠參訪紀實

為何是成都?

Volvo 60 車系生產重鎮 成都工廠參訪紀實

Volvo 60 車系生產重鎮 成都工廠參訪紀實

▲佔地 151,250 坪的成都廠,不僅僅是 2013 年才竣工的新工廠,連員工 27.8 歲的平均年齡也相當年輕

Volvo 60 車系生產重鎮 成都工廠參訪紀實

或許大部分讀者對素有「天府之國」,甚至有「蓉城」、「賭城」之稱的成都,印象只停留在熊貓、川劇變臉或是九寨溝的旅遊意象,但其實早在 2007 年成都就被規劃成汽車產業生產基地,在 2011 年升格為出口加工區後更是蓬勃發展,40~50 萬輛的年產能更是讓成都獲得東方底特律的美名!有著租稅優惠與規模經濟的雙重誘因下,Volvo 在此設廠製造品牌銷售主力 60 車系,也就不那麼讓人意外。

Volvo 60 車系生產重鎮 成都工廠參訪紀實

▲成都廠所生產的第一輛 S60 與 XC60

Volvo 60 車系生產重鎮 成都工廠參訪紀實

▲參訪時恰好為全新 XC60 在中國上市前一天除了本文主角負責生產 60 車系的成都工廠之外,Volvo 在中國還設有 3 間工廠與 1 間研發研發中心,分別是製造 90 車系(S90 為主,SPA 模組化平台)的大慶廠、生產 CMA 模組化平台(現生產吉利與 Volvo 合資品牌 Lynk & Co 之產品,未來將製造同底盤之 XC40)的路橋廠以及負責製造引擎的張家口工廠,另在上海設置亞太總部與設計研發中心,佈局可說是相當完整。

Volvo 60 車系生產重鎮 成都工廠參訪紀實

全球一致的優異品質,VCMS 製造系統

Volvo 60 車系生產重鎮 成都工廠參訪紀實

前言就說過,肩負起品牌銷售主力 60 車系製造任務的成都工廠,可不僅止於滿足內需市場這項任務而已,不論是位處歐洲的瑞典母國、比利時生產基地,或是在中國佈局的工廠,都須符合 VCMS(Volvo Car Manufacturing System)汽車生產製造系統的規範,不論是硬體建置、標準化流程,抑或是團隊合作、Right From Me(我不製造問題、我不接收問題、我不傳遞問題)的人員管理,都為全球統一確保生產品質,讓成都廠出品的車輛不僅符合內需,也能達到出口標準。

Volvo 60 車系生產重鎮 成都工廠參訪紀實

就以 S60 為例,成都廠不僅製造中國市場導向的 S60 L 長軸版,15 年下線的 S60 Inscription 更出口超過 20,000 輛至美國,成為中國製豪華品牌叩關 8 大工業國的首例,可見品質深受肯定。至於尚未登場、同採用 SPA 模組化平台打造的新一代 S60 會不會延續 XC60 模式同在成都製造?原廠人員不置可否。

Volvo 60 車系生產重鎮 成都工廠參訪紀實

▲總數約 3,900 人的成都廠,造就平均年齡僅 27.8 歲的主要原因在於員工來源為主要建教生與具備 3 年以上工作經驗的技師,而在人力配置最多的組裝線上,男女比還從 9:1 降為 7:3而 2013 年才竣工的成都工廠,還有著越晚成立、配備越新的優勢,不論是使用的 ABB、BOSCH 或是 BASF 等國際大廠的生產設備,都比歐洲生產基地的要來得新穎些,且高度自動化的產線更是讓筆者此行最為驚豔的部分!

Volvo 60 車系生產重鎮 成都工廠參訪紀實

Volvo 60 車系生產重鎮 成都工廠參訪紀實

▲進入工廠參觀前先要穿上識別外套與包頭鋼鞋來確保安全

Volvo 60 車系生產重鎮 成都工廠參訪紀實

儘管此行無緣參訪焊接、塗裝車間,但即便是在人力配置最多的總裝車間,還是能感受到自動化佈局對生產效率的影響。舉例來說,全新 XC60 採用的為 SPA 模組化平台打造而成,而還在持續生產的 S60 則是使用源自 Ford 的 EUCD 底盤,在成都廠不僅設有對應不同車體、底盤的自動化夾具,還能因應不同訂單來達成「前一輛組裝 XC60、後一輛組裝 S60」的混線生產目標,就連原本相當複雜、技術要求最高的車體/底盤接合步驟,只要兩個工人負責操作機具/放置螺絲,在 90 秒內就可鎖好 60 餘個孔位完成接合,比起原有 6 個工人且一次只能鎖 30 個螺絲,還不能確保每一顆螺絲鎖上的扭力值來說,品質、效率都大幅提升,且就連搬運份量十足的內裝總成工作,在成都廠都是由無人車代勞,減少額外人力成本,從小細節就對達成每小時 30 輛、年產能 120,000 輛目標有所幫助。

Volvo 60 車系生產重鎮 成都工廠參訪紀實

Volvo 60 車系生產重鎮 成都工廠參訪紀實

Volvo 60 車系生產重鎮 成都工廠參訪紀實

Volvo 60 車系生產重鎮 成都工廠參訪紀實

▲組裝完成之後,除了要經過一次總檢查外,開出工廠時還要行經鵝卵石路面來釋放輪胎組裝產生的應力,並經過測試跑道、淋雨關卡為出廠前做最後的品質把關從中國放眼全球,XC60 邁向五大洲

Volvo 60 車系生產重鎮 成都工廠參訪紀實

從 S60 Inscription 叩關美國後就開啟的成都廠外銷之路,在產線經過升級、能製造 SPA 模組化平台的 XC60 後,勢必得有更寬廣的視野。即使位居內陸,從成都廠下線的新一代 XC60 可從陸運、陸運轉江運出口至海外市場,在中國政府一帶一路政策下,更可藉蓉歐快鐵運往歐洲市場(約 11 天),來達成佈局五大洲的目標,此後 Made in China 也不再只是廉價代工品,也有被海外市場認可的豪華品質。

Volvo 60 車系生產重鎮 成都工廠參訪紀實

▲大慶廠生產之 S90 為 Volvo、甚至是中國汽車產業藉由一帶一路輸往歐洲的第一炮

Volvo 60 車系生產重鎮 成都工廠參訪紀實

Volvo 60 車系生產重鎮 成都工廠參訪紀實

Volvo 60 車系生產重鎮 成都工廠參訪紀實

(黃漢偉 輯/ isCar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