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璋教授獲器捐病主中心頒特殊貢獻獎
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為獎勵持續投入器官捐贈移植、安寧緩和療護及病人自主權利(預立意願三法)表現卓越之機關團體及個人,11月28日在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舉辦「榮耀圓滿.心願同行-114年度聯合頒獎典禮」。本次典禮分為上下半場兩場次,包含:善終三法徵文、安寧緩和圖文創作、第十八屆優秀器捐勸募人員、器捐成績績優機構、衛福部預立醫療照護諮商推廣獎勵機構、生命教育推手獎勵機構團體,以及預立意願三法推動宣導績優機構等。
這些獲獎單位與人員,長年在臨床與社區中默默付出,不僅推動預立善終意願之普及,更積極引導社會大眾正視生命價值,促進醫病共享決策與家庭內的善終對話。從本島到偏鄉、從都市到離島,皆可看見他們辛勤的努力耕耘與深厚的關懷付出。
衛福部醫事司感謝這355個表現卓越之機關團體與個人,其背後代表的是數以萬計的醫療護理、社工心理、長期照顧、教學研究領域的推手以及社會大眾,各界皆齊心投身促進「預立善終心願」,更強調政府重視提升「全人全齡健康照護」之政策及品質。
於100年至109年時任器捐病主中心董事長、前健保署署長,現於臺北醫學大學任職的李伯璋亦蒞臨現場,對於在場的優秀器官勸募後進表達敬意與祝福。在任期間,李伯璋積極推動我國器官捐贈政策與制度擬定,例如:促成台灣原本各自為政的11個器官勸募網路,整併為北、中、南、東4區,讓器官分配更公平更有效率;推動「捨得-機會升等」政策,讓大愛捐贈者的三親等內血親與配偶,日後可取得優先排序的分配機會,奠定中心發展基礎,持續提升社會公眾對器官捐贈的重視與支持,勞苦功高獲頒器官捐贈特殊貢獻獎項。
預立意願三法的人體器官移植條例、安寧緩和醫療條例以及病人自主權利法,各於76年、89年及108年分別立法,根據衛福部統計至11月24日,我國預立器官捐贈意願累計人數達68.2萬人次,預立安寧緩和意願累計人數110.7萬人次、預立醫療決定意願已超過12.4萬人次。截至24日,今(114)年度器捐註記3萬8,390人、安寧緩和註記7萬5,515人、預立醫療決定意願則有3萬0,387人。
器捐病主中心為轉變社會對失去及死亡的態度,期待全民能共同推動生命教育,今年首度將住宿型長照機構納入生命教育推手獎勵。榮獲生命教育推手-推廣績優獎的彰化基督教喜樂保育院專業副院長郭伊凌,與善終夥伴們分享:如何在心智障礙者照顧中,落實生命教育的實踐。
因為在台灣,安寧療護多數仍發生在醫院病房,尤其位於純樸的二林鄉下;然而喜樂保育院以勇氣與信仰,加上跨專業團隊的相互扶持,成為「居家安寧、在家終老」的先行者,讓其服務的心智障礙住民,在教保員、同儕的陪伴下,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也讓郭副院長與喜樂的夥伴,得以「看見每一份獨特的光」。
(文 圖/ 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