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宗振 : AI助力 讓茶產業轉型產業更具永續發展力

發稿時間:2025/11/04 12:02
最新更新:11/04/2025 12:02:44
字級:

由中央通訊社舉辦的2025智慧永續城市國際論壇於10月30登場,活動以「以人為本、智慧賦能」為主題,進行產官學研各界專家分享與交流,下午場以「人工智慧AI賦能社會防護網,建構醫療友善人本環境」為主題,邀請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場長蘇宗振進行分享,蘇宗振場長在本次焦點座談中,以臺灣永續茶葉生產與碳足跡管理為題進行分享。

由中央通訊社舉辦的2025智慧永續城市國際論壇於10月30登場,邀請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場長蘇宗振以臺灣永續茶葉生產與碳足跡管理為題進行分享。
由中央通訊社舉辦的2025智慧永續城市國際論壇於10月30登場,邀請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場長蘇宗振以臺灣永續茶葉生產與碳足跡管理為題進行分享。

蘇宗振表示,茶是跨世代共同的飲品,但現今手搖飲等便利飲品需求(56%)已超越自己泡茶(44%);50歲以下族群,重視香氣與便利性,而51歲以上,則偏好產地與環境友善。

蘇宗振指出,目前台灣茶產業面臨包括:勞力短缺與老化、原料摻偽與品質安全、消費組群與偏好轉變、以及極端氣候影響等嚴重挑戰,所以必須重新思考如何透過策略轉變,提出更具全面性的思維,才能夠因應當前與未來會需要持續面對的問題, 例如:思考計算茶產業的碳足跡,從生長、製茶、運輸、沖泡等各階段所消耗的碳排放量。或是推廣「在地消費」,鼓勵消費者、商家使用在地茶葉,減少進口茶的運輸碳排放量。 以外,茶改場也持續推廣「低碳茶」的理念,從消費者對選用茶產品的行為開始,讓消費大眾具備更新思維,除了茶產品的價格之外,還要考量茶產品的碳足跡。

蘇宗振(左二)說,AI助力 讓茶產業轉型產業更具永續發展力
蘇宗振(左二)說,AI助力 讓茶產業轉型產業更具永續發展力

此外,茶改場為了因應2050淨零碳排的全球共識,已提出包括: 減量、增匯、綠趨勢、以及循環等四大主軸對應科技計畫,蘇宗振說,臺灣有機茶產業歷經約40年的發展,從人們追求健康的因素到關心生態環境的永續理念之逐步落實與實踐,已在國內形成良善的產銷循環,他也與茶改場同仁共同倡議,建議轉為有機耕作的農民可以使用其他更強壯的栽培品種,例如大葉種或小葉種臺茶12號、17號、20號或原生山茶。用這些茶樹製成的茶品嚐起來有點不同,而且加工方式通常也與傳統茶類不同。

蘇宗振強調,面對新世代的茶產業轉型,茶產業需導入低碳理念與新技術,例如「低碳茶」標章與速萃、破壁加工等技術,結合AI分析碳足跡與健康成分,推動次世代健康茶飲,讓傳統產業在永續浪潮中煥發新機。

(文、圖/中央社特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