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創新 簡世泓打造草屯農會與農民共好的永續藍圖
隨著全球化與數位化的迅速發展,傳統農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台灣的農會作為農民的重要支持系統,其角色和功能亦隨之調整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南投縣草屯鎮是一個人口逼近10萬的都會市鎮,做為從台中往南投的第一站,宜地宜居的新風貌,讓草屯的居住人口數量持續上升,草屯鎮農會也不遑多讓,正會員人數逼近萬人大關,可稱謂是全國農會中,正會員人數的第一名,這些成就除了過往幾位草屯農會總幹事的努力、豎立良好基底外,透過創新及轉型來重新定位該農會的發展方向與服務內容的總幹事簡世泓更是功不可沒。
簡世泓總幹事是土生土長的草屯人,大學唸的是商學相關,畢業前已經面試上上市公司的職缺,正要開始從事相關領域工作前,他的父親卻希望他能夠返鄉接棒,為農民服務。他的父親曾任草屯農會理事,眼見他們那世代的人逐漸年長,如果不能適時讓年青人陸續接棒,那農會服務人員終將產生斷層,幾經思考後,簡世泓決定放棄大好的上市公司工作,毅然決然的參與農會考試,返鄉為家鄉的農民服務。
雖然簡世泓沒有正統農業相關專科背景,但是他自小受到父親的影響,對農業與土地,總有那分特別的情懷,再加上他本身具備商學背景,自94年進入農會負責會務工作開始、也到過信用部歷練,後來再回到會務服務,這些歷程結合農會經驗,他逐步理出一套機構管理的經驗,從學術背景到實務操作都相當紮實。
民國110年獲得農會理事會認同出任總幹事,今年是第二任任期開始,簡世泓表示,農會是一個服務農民、促進地方經濟、推廣農業技術的重要平台。農會的工作不僅是提供金融服務,幫助農民提高產量和收入更是農會存在很重要的任務之一。他認為,草屯鎮農會的使命是確保農民能從中獲得最大利益。同時,農會也承擔了社會責任,希望藉由推廣環保農業技術,提升農業的永續性。
簡世泓說,草屯的農作以稻米為主,耕地面積高達1300公頃,種植農作除了專業與經驗外,購置與更新設備更是農務工作能否事倍功半非常重要的關鍵,因此農會信用部門就非常重要,草屯鎮農會的信用部作為農會運作的核心,提供的金融產品與服務是許多農民經濟活動的基石。截止2023年草屯鎮農會的信用部存款餘額為198億元新台幣,放款餘額為142億元,逾放比則保持在0.19%。這些數據反映了農會在金融風險管理上的實力。
另外,他說,信用部的業務不僅僅是資金供給,也是一種整體的風險管理。他們與農民建立深厚的信任關係,通過對個案的了解,提供量身定制的金融解決方案,以滿足各類農民的需求。
除了金融服務,草屯鎮農會在農產品銷售與品牌推廣部分、在簡世泓上任後,也進行了更多與更全面的規劃與改變,簡世泓說,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所以面對日益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他與其團隊更針對行銷策略進行了全面檢討及創新。
提到創新與創意,簡世泓眼睛為之一亮的表示,我們希望讓草屯的農產品在市場上有更高的辨識度,這需要不斷地投入時間與精力。」簡世泓提到,草屯鎮農會成立了糧源九九農會超市品牌,專門用於推廣草屯當地的優質農產品。糧源代表草屯主要作物稻米、而九九,正是代表九九峰,糧源九九除了能夠適切的表達出草屯的農作與地理環境,糧源久久也象徵糧源永續、生生不息的意象,這強而有力的品牌,結合行銷策略,成功提升當地農產品的市場佔有率,也讓各縣市消費者更加了解草屯的農業特色。
隨著農業面臨的環境挑戰日益增加,簡世泓認為推廣環保及提升永續農業的發展與技術是農會的重要未來任務。草屯鎮農會已開始與相關院校和研究機構合作,進行農業技術的研究與推廣,農會也會定期舉辦一系列的技術講座和培訓活動,幫助農民了解現代農業的趨勢、技術與發展。
展望未來發展,簡世泓說,草屯鎮農會希望能持續拓展其服務範疇,包括推動在地品牌的國際化及結合AI人工智慧的新技術應用。隨著農業市場動態的變化,農會需要不斷尋求創新並適應這些變化,特別是在新一代消費者的需求以及環保意識的提升下,農會的策略也必須相應調整,像面對氣候變遷對農業的影響、如何強化年輕農民返鄉服務等問題都是農會同仁應該更積極面對的問題。他相信,透過與各界的合作及共同努力,草屯鎮農會一定能夠迎接這些挑戰,並確保農民的利益及農會的長期發展。他相信,在不斷創新與努力下,他與草屯農會全體同仁將肩負起更多責任,為農會與農業的永續發展注入更富有朝氣的新動能。
(文 圖/中華民國農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