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危機為轉機 洪懺洪創造欣隆休閒農場酒杯菇傳奇

發稿時間:2025/11/03 12:17
最新更新:11/03/2025 16:35:07
字級:

南投縣草屯鎮氣候舒適、土地肥沃,農作物栽種茂盛,因為氣候與環境的舒適,讓草屯鎮成為出 台中市首選的宜居地之一。隨著近年來國人相當注種食的安全與健康休閒,位於草屯鎮的欣隆休閒農場,成為中彰投地區休閒渡假首選之一的場域。

化危機為轉機,洪懺洪(左二)創造欣隆休閒農場酒杯菇傳奇。
化危機為轉機,洪懺洪(左二)創造欣隆休閒農場酒杯菇傳奇。

提到欣隆休閒農場,許多去過的遊客第一句話都會說哇,那裏有好多菇!創造獨菇傳奇的人就是他-欣隆農場場主洪懺洪。雖然大家都知道他是植菇大王,但是卻不知道其實他以前是學商業資訊的,八竿子跟種菇扯不到一起,偏偏這個微小概率就發生在他身上。

洪懺洪也是草屯鎮農會菇類產銷班第一班班長,他說,欣隆農場成立於民國85年,佔地約莫2公頃多、這片地最早是他爺爺用來種植玉蘭花的,他的父母沒有接班續種,而是在台中開鞋廠,那個時候許多傳產紛紛西進,他們是少數幾家沒有到大陸設廠的台灣鞋廠,因此,在人力與加工部分,一定比不過大陸那時的人力工資,因此,便悄然關廠,也就是這個時候他們開始規劃善用這片土地,希望能夠發揮出這片土地的最佳價值。

提到農場轉型的過程,洪懺洪會心一的說,農場在民國85年創設時,以栽培台灣食用菇菌類、並致力於研發菌種之栽培為主,民國88年遭遇921大地震,農場損失嚴重,後來政府鼓勵地震災區農業轉型做休閒農場,那時候他就積極策劃農場的轉型、美化園區各項景觀,正式朝休閒農場的規格邁進,為消費大眾提供更多的休閒場域選擇。

化危機為轉機,洪懺洪(左二)創造欣隆休閒農場酒杯菇傳奇。
化危機為轉機,洪懺洪(左二)創造欣隆休閒農場酒杯菇傳奇。

當大家對休閒農場已經有了具體與深刻的印象,也熟悉農場的休閒風格後,民國92年卻遇到SARS,那時傳染速度極快,大家從沒有面對過傳SARS這種傳染病,人心遑遑,幸賴持續不到一年,危機解除,但是也改變了人們對休閒農場的印象,於是農場轉型成體驗式的教育模式,民眾可以透過親身摘菇的過程來了解菇種的各個過程。

在整個休閒農場都朝著好的面向發展的時候,民國108年遇到了全球蔓延的Covid-19,因為必須全面禁止團聚、沒有人潮,休閒農場再度陷入經營管理的危機中,幸賴洪懺洪曾在霧峰農業試驗所待過一年多,這期間學習了許多農業種植與育種的知識與技術,面對沒有人潮蒞臨的窘境時,他專心致力於菇類的種植與改良,除了更能掌握菇類種植的技術外,種植的菇種也更加多元,目前當紅的酒杯菇,就是他個人歷經多年的試驗與研發。他常說,天無絕境,只要不灰心,一定可以打開另外一條道路的。

目前洪懺洪種植的菇種非常多元,每一季會種植兩種菇類,一年四季最少可以種植出八種菇類,目前種植菇種採用太空包來種植,農場內共種植了12萬包太空包,一年的菇類產量可達2000公噸,產量非常可觀,但是每每菇種要採收時,客戶的訂單早已預購完畢,可見他種植的菇類不論在品質或是價格上都相當優良與公道。

酒杯菇是洪懺洪自行育種與研發的菇種,全草屯目前也只有他有這樣的菌種與技術可以種植,因為市場上的產量不多,所以每一朵酒杯菇都是待價而沽,洪懺洪說,酒杯菇外型優雅,口感脆嫩、營養價值高,能同時滿足觀賞、食用與養生等三大需求。一朵菇從可採收到採收尾端只有七天的時間,所以一但客戶訂單來了,他就要在最短時間把菇類採收、裝箱、宅配,務必保障消費者拿到的菇類是新鮮可口的。

為了達到資源再利用,洪懺洪把種植過菇類的太空包,回收後用來種植觀賞植物多肉,為了強化學子們永續的概念,他除了與農會合作食農教育課程外、更透過學生參訪農場的過程中,親身DIY,把廢棄的大空包拿來種植多肉,自己做好的多肉植栽便可以自行帶回家,讓學生們都能透過實作的過程種、珍惜所有可利用的資源,他也認為,倡議永續農業的發展,必須從小就給他們有這些觀念,未來,每個學子才能變成種子教師,影響更多人。

傳統農業透過科技創新與專業管理,能夠創造出更高的附加價值。洪懺洪不畏艱難與打擊,透過轉型再轉型的成功經驗,為台灣休閒農業的轉型,提供了一個具體可行的參考範例。

隨著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和品質的要求日益提高,這種以科技為基礎、以品質為導向的農業模式,將在未來市場中具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欣隆休閒農場的經驗,不僅是單一個案的成功,更是台灣農業升級轉型的重要啟示。

(文 圖/欣隆休閒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