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國產有機茶新思維 數位風味診斷強化有機茶永續交易

發稿時間:2025/07/28 16:48
最新更新:2025/07/28 17:07
字級:

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為強化有機茶產地與市場之鏈結,提升國產有機茶之辨識度與交易效率,與長期推動有機農業之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合作,由蘇慕容執行長親自參與及率員於7月25日假南投縣竹山鎮「茶美館」共同舉辦「2025有機好茶.優質對接媒合會-中部場次」;本場活動亦獲茶美館吳玄桐創辦人全力支持,提供策展與場域協力。

推廣國產有機茶新思維  數位風味診斷強化有機茶永續交易
推廣國產有機茶新思維 數位風味診斷強化有機茶永續交易

本活動首場由全國最大茶區開跑,匯聚來自全臺20位優質有機茶農,結合風味診斷、專家講座與買賣媒合,建立以科學分析為基礎之交易新模式,實踐茶產業減碳與永續目標。

茶改場策劃整體流程,導入「TAGs茶葉風味診斷系統」,現場由18位產官學專家針對20款有機茶樣進行即席風味評鑑,並立即產出風味報告書,輔助農友與買家進行溝通與媒合。茶改場說明,報告書涵蓋香氣(如青、花、甜、果、焙香等)與口感(純淨度、細緻度、滑順度、濃稠度、餘韻感)構面,透過雷達圖清晰呈現茶品風格,以科學化、數位化呈現有機茶風味描述,是本次活動一大亮點。

茶改場場長蘇宗振表示,有機茶是我國茶產業的重要永續支柱,其核心在於「不施農藥、不用化肥」並經過有機驗證程序,不僅友善環境,更有助於土壤固碳與減少碳排放。透過本次媒合會的創新媒合制度設計,讓產地小農得以在公平透明的交易環境中直接與買家對話,建立信任,推升國產茶品質價值。本次活動四大亮點臚列如下:

一、全臺首創!主持式單品茶媒合,逐款介紹茶農與茶品,打造有機茶溫暖交易新模式本次活動首度採用「主持人引導式媒合」創新模式,跳脫過往以競標為主的交易方式,由主持人逐款介紹每一支茶品的風味特徵、製茶理念與茶農故事,讓買家更深入理解茶葉背後的用心與價值。茶農亦親自上臺與買家互動,分享種植理念與製程特色,現場氣氛溫馨感人,買家反應熱烈。

展出台灣有機茶產品與風味資訊,供買家現場了解品質特色。
展出台灣有機茶產品與風味資訊,供買家現場了解品質特色。

二、科學風味報告創造公平透明溝通橋樑首次於媒合場合導入TAGs數位風味評鑑系統,評審團隊透過標準品評流程為每款茶樣撰寫風味報告書,協助農友傳達產品特色,亦提供買家專業依據。這一科學化作法,讓茶品「說得出、比得出、信得過」,提升交易效率與信任基礎。

三、有機茶展現多樣風土魅力參展有機茶品涵蓋紅茶、清香與焙香型烏龍、蜜香茶、GABA佳葉龍茶與綠茶等,分別來自南投、臺中、花蓮、臺東、新北與高雄等地,展現臺灣多樣地形與氣候下的風味特色,其中德玉茶園以「蘋果樹下種茶」打造荔枝紅茶;蟬蘊茶園則屢獲有機茶評鑑「特選」,皆具市場代表性與品牌潛力。試飲區人潮絡繹不絕,買家與茶農圍桌品茗交流,不僅細細品味茶湯層次,亦就茶品風味與產地特色展開熱烈對話。

四、有機耕作實踐低碳永續價值所有參展茶品皆來自獲有機驗證之茶園,多數參展茶農強調自然農法、草生栽培、生態共生等有機耕法,不僅保障飲用安全,更展現對減碳與生物多樣性的長期承諾。如村野自然生態茶園長年奉行無農藥栽培,打造微生物與昆蟲共存的茶園系統;拿普原生茶有機農場則主打原生山茶野放林間的獨特生態哲學。

茶改場說明,為服務茶農朋友及買家,特於會場安排專題講座,由百大青農張顥嚴與賀大維有機農友分享有機茶園經營、土壤管理及由茶改場蘇彥碩分場長及產業服務科楊美珠科長說明有機茶優勢及如何沖泡好茶等主題,提供農友與消費者第一手知識交流。媒合會則依序分兩場舉行,現場提供標準沖泡茶湯與香氣體驗,協助買家快速辨識與下單,落實現地成交。

此次媒合會,集結評鑑、交流、媒合、教育於一體,現場氣氛熱絡,座無虛席,為臺灣有機茶寫下創新里程碑,也為數位茶業評鑑與低碳農業開創嶄新未來。茶改場後續將持續推動TAGs系統與減碳農業融合應用,規劃於臺灣各大茶區辦理系列有機茶媒合會,結合教育訓練與在地推廣,協助茶農走向價值轉型與國內外市場拓展的永續之路。

(文、圖/茶改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