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醫大攜手日本經營 共探少子高齡化挑戰與對策

發稿時間:2025/04/15 11:56
最新更新:2025/04/15 14:01
字級:

人口少子化與高齡化議題已在全球發酵,更是全球醫療中非常重要的課題,為此,臺北醫學大學管理學院與日本醫療顧問龍頭「株式會社日本經營」於4月 15日聯合舉辦「臺日醫療合作論壇-匯聚優勢,共創未來」,邀集臺日學者專家共議當前健保、醫院經營與數位醫療之挑戰及未來展望。

北醫大李伯璋主任(左)與日本經營董事長小沺隆成先生(右二)一同合影。
北醫大李伯璋主任(左)與日本經營董事長小沺隆成先生(右二)一同合影。

前健保署長、現任台北醫學大學衛生福利政策中心主任李伯璋教授表示,台灣人口高齡化已是目前正在現行的現象,隨著人口逐漸老化,加上少子化的影響,每一位年輕世代必須花費更多的金額來照顧老年人,且負擔會越來越大,這是大家必須面對與正視的問題,包括健保制度應該與時俱進的調整與修正、醫療人員的薪資結構與工時調整等議題,都是在台灣逐漸邁向高齡化社會的同仁,所需要面對與正視的課題。

李伯璋教授指出,台灣健保制度的完善,照顧了台灣國人的醫療與照護,但是這套制度的建置已經多年,勢必要逐項調整,這次能夠邀請日方代表一起交流與分享,透過講座過程,能夠更加了解與台灣社會比較相近的日本,他們在醫療制度上如何因應與面對人口少子化與高齡化的影響,這對於台灣當前探討這些課題,有很大的幫助與借鏡,群策群力,大家集思廣益,相信對台灣健保與各項衛生福利政策的調整與修正會有許多的幫助。

臺北醫學大學管理學院郭乃文院長表示,臺日兩國醫療體系及制度雖然不同,但也面對一些相同的挑戰,諸如護理人力缺乏與人口高齡化等課題。透過此次雙方的交流,期能分享彼此的經驗,集思廣益,更希望未來能發展共同之研究合作。

北醫大管理發展中心張維容副主任表示,臺日雙方醫療體系略有差異,臺灣的醫院除了醫療層面,還有管理部門,以臺北醫學大學體系為例,校方及醫院有完整的醫務管理部門串連整合一校七院的資源優勢,但日本醫院在經營效益分析多委由專業醫療顧問公司協助,此次日方主動尋求合作交流機會,也分享日本高齡化社會的醫療照護經驗。

李伯璋教授也在本次活動中以「面對人性,務實健保改革」為題,揭示國內醫療體系困境,李伯璋說,統計每人年均門診次數已達16.2次,每人年均住院次數為14.6次,門診費用佔總醫療支出約70%,而住院費用僅佔約30%,另外還得面臨醫療人力缺工危機,而為了因應這些挑戰,他也呼籲政策制定者重新檢視醫療人員的工作條件、報酬與健保制度永續性的動態關係,除了探索價值導向之照護模式外,政府可以思考推行「按績效給付」(pay-for-performance)制度,同時納入合理的使用者分擔費用策略,任何有關分級醫療、自費機制或給付重整之改革,皆須建立在對現行藥物成本、服務使用情況與整體醫療支出的全面分析之上。

北醫大攜手日本經營 共探少子高齡化挑戰與對策
北醫大攜手日本經營 共探少子高齡化挑戰與對策

株式會社日本經營近藤瑛佑課長主講「日本醫療:結構、挑戰與未來展望」,分享全球最高平均壽命的日本,主要得益於全民健保制度、自由就醫以及高度可近性,但在高齡化與勞動力萎縮的雙重壓力下,日本醫療體系同樣面臨財政與人力不足之瓶頸,而目前正在推動的「地域醫療構想」與DPC(DiagnosisProcedure Combination/PDPS(Per-Diem Payment System)支付制度,旨在整合病床功能、改善住院醫療以及推動早期出院,但由於退場機制不足以及制度更新速度緩慢,效果有限。

北醫大李飛鵬董事則分享臺灣醫院經營管理模式,以北醫大醫療體系為例,其附屬醫採取跨部門整合機制,設立管理發展中心,透過大KPI監控、資訊系統開發以及國際醫療推動等方式,打造高效率之學習型組織,李飛鵬董事也指出目前醫院經營面臨的人力成本上升、健保總額點值浮動等壓力,另還有AI與資安所帶來的轉型挑戰。

在少子與高齡化趨勢下,臺日在人口結構及醫療壓力面臨相似挑戰,本場論壇讓學者專家互相交流其專業及經驗,亦為雙方未來醫療之創新改革提供更完善之論述。

(文.圖/中央社特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