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台灣創意教案 帶孩子從永續行動中展開挑戰
永續不是口號,減塑、減碳不該只是偶一為之的善舉,為了讓孩子以自身情境出發,深刻感受永續行動的重要、進而發自內心投入與實踐,新北市文林國小楊若琪老師提出「仙境島大挑戰」創意教案,打造一個可在學期零星時間操作的模型,把嚴肅議題轉化為遊戲式的挑戰,帶學生親身體驗。
楊若琪老師感慨地說:「剛開始推動這個創意教案時,我正好擔任低年級導師,其實我已經投入環境教育一段時間,但永續教育最大的困境之一,就是學生往往無法將自身帶入情境,好像減塑、減碳只是偶一為之的善舉。」為了讓學生能充分融入情境,她決定以遊戲挑戰的方式,帶大家展開一場大冒險。 課程的發源地在仙境島,一開始請學生設計紙卡,創作角色,讓大家設定的角色都能在仙境島「佔地為王」,老師也會融入自然領域教學介紹島上的生物與棲地。隨「拓荒」行動的開始,大家在仙境島上競標土地、建設住居、尋找水源,融合數學的概念開疆闢土。
而後「經濟起飛」的階段,大家開始設工廠、建商場、買旅館,擘劃自己的家園與城市,並一起票選最想居住的區域。但隨著「災難降臨」,颱風災損、極端氣候的影響,讓棲地破壞、大家的生命財產蒙受損失,該如何補救?為「永續發展」,老師也提出仙境島全體共同問題,包括海洋垃圾、氣溫升高及隨之而來的人道危機等,透過舉辦高峰會的討論邀請大家思考解決。
「老師們可以根據自身專長、學生的年齡與能力不同,隨時調整教案的深淺難易。」好比楊老師在帶低年級時,會偏重美勞操作及結合數學學習;針對較高年級,則可結合校內的環境教育與環保回收行動,建立永續觀念。 整體課程最重要的主題是「我們要把什麼樣的仙境島交到下一代人的手中?」由此主軸出發,老師嘗試丟出問題:如在天災及極端氣候下,可做哪些建設、如何減少災損?碳中和產業需要轉型,該淘汰哪些產業、或可做出哪些替代能源?而當島國要發展綠能,哪些地方可發展光電、水利?還有哪些乾淨能源?最重要的,這些行動將影響到哪些人?如何說服他們?藉由這一輪的探索、思考與發表,希望鼓勵學生培養自身的知識以迎向未來。 「永續教育的重要性不只是在環保行動與政策的配合,更和學生的生涯、生活經驗息息相關。」楊老師透過完整情境融入,帶學生體會環境議題的重要性,鼓勵大家提出解方,及了解各種利益拉扯與困難。「我希望讓學生充分理解,知識積累、科學方法及人道關懷,永遠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進而鼓勵他們持續加強知識與拓展國際視野。」 從課堂中的仙境島由盛而衰,最後努力與自然取得平衡的歷程,引發學生關注,老師也藉此帶入嚴肅的永續議題,讓大家透過參與高峰會,感受到國際議題雖然看似遙遠,卻會牽動影響我們的生活與未來,以此培養更多願意實踐、並為自己做決定的地球公民。
文、圖/微笑台灣創意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