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障族群也要護肝!扶輪社攜手肝基會 提供免費肝病與癌症篩檢

發稿時間:2025/09/20 10:28
最新更新:2025/09/20 10:29
字級:

根據衛福部統計,肝癌仍高居台灣十大癌症死因第二位,每年約有7,000人死於肝癌、5,000人死於肝硬化。為提高早期發現與治療率,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簡稱肝基會)聯合國際扶輪3522地區、台北敦化扶輪社等七個扶輪社,於9月20日上午在台北市肝病健康中心,舉辦「用愛護肝」免費肝病與癌症篩檢活動,專為清寒家庭的視障朋友及其家屬提供健康把關,共預計服務約170人。

2025肝基會&台北敦化扶輪社為視障朋友免費保肝腹超檢查
2025肝基會&台北敦化扶輪社為視障朋友免費保肝腹超檢查

本次活動提供完整免費檢查,包括肝炎檢測、肝功能指數、癌症腫瘤標記血液檢查,以及腹部超音波,期望透過早期篩檢、及時介入,減少因肝病延誤治療的風險。

關懷弱勢 健康共融

台北市政府社會局局長姚淑文表示,台北市目前有超過12萬名身心障礙者,占全市人口約4.9%。為促進多元共融,社會局積極透過民間協力推動健康照護。她感謝肝基會與扶輪社發起此次篩檢,為視障族群的健康建立防線。

台北敦化扶輪社社長許育峰指出,敦化扶輪社長年關注視障朋友的福祉,了解他們在就醫上的不便與經濟壓力,特別發起這次愛心活動,響應肝基會推動的「今年超了沒?全民腹超十年計畫」,強調:「早期篩檢,儘早治療,是對抗肝病最有效的方法。」

免費項目涵蓋肝癌、肝炎、代謝指數與腹部超音波

肝基會執行長李懋華教授說明,基金會過去十多年來致力於為全台弱勢族群(如視障、燒燙傷、聽障、脊損者等)提供免費肝病檢查,結果顯示脂肪肝比例偏高。他提醒,現代人飲食精緻、運動不足,脂肪肝可能進一步惡化為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特別是B、C型肝炎帶原者更應定期追蹤,包括每三個月抽血、每六個月照一次超音波。

李教授也呼籲,40歲以上民眾應每年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藉由主動檢查才能有效預防肝癌發生。

視障者:難得的健康機會

台北市視障音樂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黃連福表示,視障朋友平時就醫不便,能夠完成一次完整健康檢查並不容易,這次活動提供的不只是檢查,更有親切的引導志工協助完成流程。許多視障者從未做過腹部超音波,這次不僅檢查肝臟,還包含癌症指數與其他血液指標,是非常珍貴的機會。他表示:「聲音可以打開世界的門,但健康才能走得更遠,實現夢想。」

完整檢查內容與後續追蹤

本次篩檢項目包含: • 肝病檢查:B型肝炎表面抗原/抗體、C型肝炎、肝功能(GOT、GPT) • 癌症指數檢查:AFP、CA19-9、CEA、CA-153、CA-125、PSA等腫瘤標記 • 血液常規與代謝檢查:腎功能、血脂(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高/低密度膽固醇)、尿酸、血糖等 • 腹部超音波:涵蓋肝臟、膽囊、腎臟、胰臟與脾臟

所有參加者將於兩週後收到檢查報告,若有異常,肝基會將協助安排轉介至合適的醫療機構追蹤與治療。

2025肝基會&台北敦化扶輪社為視障朋友免費保肝抽血
2025肝基會&台北敦化扶輪社為視障朋友免費保肝抽血

多方協力 愛心串連

本次活動由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台北敦化扶輪社主辦,並獲國際扶輪3522地區指導與台北市政府社會局支持,協辦單位包括台北東區扶輪社、安和扶輪社、同德扶輪社、同慶扶輪社、美仁扶輪社、東昇扶輪社,以及台北市視障音樂文教基金會、台北市盲人福利協進會與台北市按摩業職業工會等。

主辦單位期望透過此次篩檢,守護視障者的健康,也喚起社會大眾對弱勢族群健康權益的重視。肝基會呼籲:「讓我們一起,用行動守護每一個肝苦人。」

(文、圖/好心肝)